湖边邨:
不遗余力“寻回”1930年代
西湖边长生路57号,推开厚重的深色木质大门,踏着青石板铺成的闪烁着幽微光泽小路,两旁是清一色的石库门里弄式建筑,青涩的清水砖墙与自然相融,一楼木质窗外的墙上,一米见长的铁艺围栏里栽满了盛放的鲜花,清雅隽秀,宁静而致远。
这里是一家以民国历史为主题的精品酒店,一个两层的石库门就是一间套房。而它还有另一个身份——湖边邨历史建筑群。
1930 年初,民国浙皖公路总督的张义纯修建了这里。典型的石库门里弄建筑,两层楼。它既有中国传统建筑的出山封火、门面挂落、出檐马头和庭园水井,又巧妙地融合了欧式建筑的门楣浮雕、清水砖墙、屋顶露台和百叶窗扇,精致、大气、秀美。
在被精品酒店接手前,在西湖边矗立了近80年的湖边邨其实早就呈现破败景象。杭州市房管局历史建筑保护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修缮之前,这里住了将近90多户居民。一楼半不过7平米的小小亭子间就是一户人家,院子里更是搭建了不少违章建筑。而另一方面,位于黄金商业地段的湖边邨,有着巨大的价值。民国风精品酒店,成为了破题的最佳选择。
为化解历史建筑内居民诉求多、意愿不一等问题,杭州在全国率先提出“鼓励外迁、允许自保”政策。而在湖边邨历史建筑群的修复保护中,大部分原住民实现了外迁,目前仍有3户居民依然居住在湖边邨内。“我们当然希望原住民们都能外迁,这样我们能更好的规划。可他们不愿意,我们也不能强求。所以,现在酒店和原住居民和谐相处着,也算是另一种方式的融合。”精品酒店倪经理表示。
将拥有 80 多年历史的旧宅变身成酒店,湖边邨的“破茧成蝶”整整耗费了3年时间。在国内一流历史建筑保护专家团队的手中,每一块砖、一扇墙都经过先进复古工艺修复的同时,还进行了墙体防潮、内墙加固、白蚁防治等大量细致的工程。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内部装潢上,酒店都在不遗余力地寻找上世纪 30 年代的节奏。八角桌、五斗橱、箱几、替代窗帘的木百叶、采用民国年代锡焊手艺的灯具,甚至不惜从老家具市场淘来古董……
“很欣慰的是,精品酒店公司不仅较好地修复了历史建筑外部风貌,内部还按酒店的功能进行了合理更新,让老房子焕发出了全新的光彩。”市历保办的工作人员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