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记者眼中的“双十一” 狂欢背后 谁是最大赢家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4-11-12 07:46   

一个记者眼中的“双十一” 狂欢背后 谁是最大赢家

11月11日凌晨前三小时,“光棍节”购物信息就铺天盖地而来,在这场盛宴中,除了购物欲旺盛的消费者,还有剑拔弩张的商家,就连打酱油的路人甲乙丙丁,也止不住调侃戏谑,将它变为饭桌上最大的谈资。

这场被裹挟的全民狂欢背后,不论是网店、商场,还是消费者,都迸发出了巨大能量,前期被压抑的购物冲动,被一次性释放。而血拼狂欢后,人们开始反思,在平滑的销售曲线上,人为地拱出一个波峰,究竟谁才是真正的赢家?

是数以亿计的买家?还是赚钱赚到手抖的卖家?抑或是阿里巴巴?好像是,但好像又不全是。电子商务的浪潮下,生活方式和购物方式在这几年间有了质的变化,我们的生活因此而变得更便捷,购物变得更容易,这本身就是件多赢的事。

“好紧张好紧张!”双十一凌晨开抢前15分钟,我的朋友小C,给我发了这条微信,在此之前,我知道她的购物车里已放满了包包、化妆品,甚至还有手机贴膜,总价近13万。

抱歉的是,我没有回她,因为我也很紧张,紧张地权衡到底该先秒哪件商品。而在我的朋友圈,已经炸开了锅,“教一招狠的,如果你恨他,请在12点打爆他手机,叫他去PC端秒东西!”这是我朋友小H的经验,作为购物达人,她在朋友圈的忠告是:手机端永远比电脑快。所以凌晨我就攥紧了我的iPhone,看到屏幕一显示00:00,激动下单。

可问题来了,系统突然卡死,等我刷新完,我的衬衫下架了,紧接着,护手霜也不见了,然后就再没然后了。而客厅的电视机里,传来了“天猫00:38成交超百亿”的战报。

凌晨00:00-1:00

被裹挟的“全民双十一”

你看,双十一就是这么疯狂,马云把它演绎成了嘉年华的盛世图腾。从2009年以后,天猫、京东、苏宁、国美都蜂拥而上,每年刷新的数字也极为疯狂,仅天猫的销售业绩就从单日近亿元,一跃至半小时超百亿。

盛宴背后,“双十一”已成为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谈资,全民被裹挟其中。人们通过高频互动,让购物冲动愈来愈强烈:当身边所有人都在参与双十一抢购的时候,没有人愿意“Out”。

路透社曾指出,双十一为中国贡献了2%的全年在线销售额,而美国最著名的“网络星期一”,则只能贡献0.5%。2012年的“双十一”,仅阿里一家吸引的独立访客就有2.13亿之多,快赶上整个美国的人口总数。

“既然大家都在争抢,我也不能落下。”小C如是说,至于为什么参加“双十一”,她的见解是,“听朋友说阿里巴巴上市了,为了财报好看,今年的优惠力度一定不会小。”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之一罗伯特·席勒,在《非理性繁荣》一书中曾讲:市场往往受情绪驱动,而非价值判断驱动。情绪相互传染,会使人们的判断越来越偏离价值,市场相应也越来越繁荣。

我不知道小C的算盘有没有打对,但至少阿里营造的情绪氛围是成功的,在双十一前一天,我的手机短信箱里,已经塞满了不下20条广告;而在微博微信平台,朋友备战双十一的动态也频频出现。

一觉醒来,我问小C凌晨的战况,她打着哈欠回:“就抢到购物车里三分之二的货,花了差不多6万。”我在震惊中盘问她到底买了什么,她兴奋地说,“一只PRADA杀手包,美国海淘的,直邮比专柜便宜四千多,绝对是划算买卖。”

对于这次消费,小C把它归为理智型购物,原因是心水了大半年,一直想下手。而她购物车里的商品,多数囤了大半个月,因为她知道,双十一有折扣。

“圣诞折扣季快来了,她蹲点海淘?还不如我帮她代购!”Era在微信上朝我吼道,我看了下时间,此时她正在纽约的家里准备睡觉,她帮我算了笔账,再等一个月,或许这款包包会更便宜,当然,我没有把这个噩耗告诉小C。

“双十一”小人物的黄金时代特别报道:

隔几个小时来一剂“兴奋剂”丽雪整一天都很嗨

28岁海归“救火队长”陈超: “我今天要是忙了,那问题就大了”

拼到凌晨两点小白才钻进被窝 一个小时后,“亲,您的订单已发出哦”

订单连起来相当于五个杭马 为监管邮包 陈仿两周看不到老婆

阿超第一年做“师傅”“教大学生分拣的感觉一点都不好”

一个记者眼中的“双十一” 狂欢背后 谁是最大赢家

中午10:00-11:00

被压抑被透支的“购物狂欢”

你以为双十一一定能赚到便宜?这可不见得,但选择海淘,无非是冲着价格合理,性价比高。从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公布的数据来看,双十一的网购主力是20岁-24岁的年轻人,对于这批有一定消费力,但经济实力并不强的客群而言,大幅打折十分受用。

像小C一样的消费者不见得在少数,整个10月和11月,他们控制着自己的购物欲,在双十一当天释放。实际上,无论当天的数据有多高,都是把压抑着的消费在一天中透支完。

“为了备战双十一,我的店铺已经冷清半个月了。”有卖家就曾抱怨道。这也让人不得不思考,在原本可以平滑的销售曲线上,人为地拱出一个波峰是否合理。

对商家来说,蚕食效应未必能带来实际增量。但一个月的消费量在一天释放,无论数据有多高,商家的仓储、物流、客服等环节都将遭遇瓶颈;而一味强化价格战色彩,这种发展极具杀伤力,电商也会离健康毛利越来越远。

折扣并不能让钱从储蓄流向消费,真正拉动消费的,需是对前景的乐观预期。此前,甚至有人质疑双十一的销售额涉嫌伪造,商家采用刷单,将以往业绩累计的方式充当双十一销售额,虽然未经证实,但质疑将最终变成市场趋于理智的催化剂。

下午 15:00-16:00

线下反击:盛宴下已显疲态

“去逛百货店吗?这么好的日子,怎么能错过。”所有人都在关注电商,但我的土豪朋友小X,走进了杭州大厦,一小时后,她的朋友圈状态更新,“信用卡已刷爆,求资助。”

小X是百货店忠实簇拥者,“我就是喜欢服务和体验,网购的货能跟商场比吗?”这是她的名言,当然,选择双十一光顾,很大原因是,杭州大厦在她的VIP卡里派发了3000元红包,而大多数品牌也把折扣放到了最低。

网购节是消费者和电商品牌之间的节日,但参与这场Party的可不止这两方,同时躺枪的还有中国的实体零售业。眼见着电商们的攻势越来越凌厉,百货店们怎么还按捺得住?

今年,杭州大厦、银泰、解百都启动了“双十一”。VIP冲红包、打预购牌、强调服务,这是实体店们对电商的强势反击,它们开始意识到“解领带、脱西装、赤膊上阵”才能存活,所以在变革中,将年末促销提前了一个月。

与此同时,经历了5年的双十一,消费者们变得越来越清醒。如小X所言,“实体店服务和质量更胜一筹。”你以为,网络和实体分开流水线生产,消费者们不会发现质量猫腻?而精明的客户绕了一圈,察觉他们永远赢不过商家,因为最新的货品不会打折,自己只是帮忙清完了过季的库存。

随着“节日消费”光环逐渐暗淡,人们对于各色节日开始“审美疲劳”。此前,走秀网CEO纪文泓对媒体表示,“今年促销过程中都不会太追求利润,几年前那样一味半价促销,追求规模的时代已一去不返。”

如此前百货业“满减”、“满赠”,最终归于疲态,双十一在接下去是否能持续辉煌,还是个未知数。而未来,谁将触动消费者新的刺激点,也将成为业界风向标。

“双十一”小人物的黄金时代特别报道:

隔几个小时来一剂“兴奋剂”丽雪整一天都很嗨

28岁海归“救火队长”陈超: “我今天要是忙了,那问题就大了”

拼到凌晨两点小白才钻进被窝 一个小时后,“亲,您的订单已发出哦”

订单连起来相当于五个杭马 为监管邮包 陈仿两周看不到老婆

阿超第一年做“师傅”“教大学生分拣的感觉一点都不好”

一个记者眼中的“双十一” 狂欢背后 谁是最大赢家

夜里 23:00-24:00

狂欢背后,谁是最大的赢家?

截稿前,小C告诉我,自己的20个包裹没有一个发货。我干笑了下,心想也没指望它立马到,按以往传统,包裹月底前能出现,已经喜大普奔了。而我的手机依然不间断地接收着信息,多是商家的优惠倒计时。

“我仔细盘算了下,你说我买一堆保湿水是干嘛,一年内每天敷两片都用不完,要不送你一些?”小C抱怨完,跟我晒了晒她的“订单”,让我大跌眼镜的是,她购买的一款眼线液,双十一只降了1毛钱,按她的解释是,为了抽奖,并且拿到天猫的3倍积分。

昨天,马云在央视一档录制专场中说:“我和贝克汉姆一样,背后都有大批女人。”千千万万个“败家女”背后,小C也算一个。今年,淘宝双十一的销售业绩数字惊人,因为有豪车、房产、互联网理财、基金等高单价产品的登陆,也让数据变得越来越可观。

2013年双十一总成交额350亿,对比马云对媒体“我个人认为三百个亿并不是一个很大的数字”的发言,今年的数据不知他是否满意。

像小C一样冲动消费的顾客,昨天一定不少。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区别于传统购物的消费方式,已经被广为接受。如今,电子商务平台、传统零售商以及物流快递行业正加快融合,快速改变着中国的商业社会形态。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的生活因此而变得更便捷,购物变得更容易,这本身就是件多赢的事。

“双十一”小人物的黄金时代特别报道:

隔几个小时来一剂“兴奋剂”丽雪整一天都很嗨

28岁海归“救火队长”陈超: “我今天要是忙了,那问题就大了”

拼到凌晨两点小白才钻进被窝 一个小时后,“亲,您的订单已发出哦”

订单连起来相当于五个杭马 为监管邮包 陈仿两周看不到老婆

阿超第一年做“师傅”“教大学生分拣的感觉一点都不好”

一个记者眼中的“双十一” 狂欢背后 谁是最大赢家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邵敏宸  编辑:郑海云
返回
11月11日凌晨前三小时,“光棍节”购物信息就铺天盖地而来,在这场盛宴中,除了购物欲旺盛的消费者,还有剑拔弩张的商家,就连打酱油的路人甲乙丙丁,也止不住调侃戏谑,将它变为饭桌上最大的谈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