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问政现场上“收到”的这瓶臭水,在徐青山办公桌上已经放了一年。
今年公述民评前,徐青山跑了150条河道(段),水系图上写满了标注。
杭州今年五场公述民评问政活动全部结束,余音未绝
公述民评的背后,“考官”和“考生”,如何出题又是如何备考的
上周五,杭州今年的五场公述民评问政活动全部结束了。
公述民评,就像一场面试,政府部门的官员是考生,接受老百姓组成的民评代表考官的考问。它也像一场比武,民评代表发招,曝光问题,希望打到官员们痛处。而问政官员接招,希望把自己的工作解释到位,甚至化危机于无形。
五场公述民评,留下了不少的精彩瞬间。摄像机前你来我往的背后,双方都做了哪些准备?“考官”如何准备考题?“考生”又如何“备考”?
我们通过再访公述民评中的问政官员,来找到答案。
应对考问,有单位提前数次模拟问政
比起模拟“考试”,更重要的是真诚
杭州市环保局副局长徐青山,已经连续参加两年的公述民评。去年,有民评代表带了一个矿泉水瓶到现场,里面装的是和睦港的臭水。台上嘉宾闻了,无不面色凝重。徐青山后来把这瓶水带了回去,说要时刻警醒自己。
前两天,当钱江晚报记者走进徐青山办公室的时候,一眼就发现了办公桌上的这瓶水。“一直都放着。”徐青山拿起这瓶水说,水体有自我净化的功能,一年下来,这瓶水清澈了很多,也没以前那么臭了。“不过,如果水体污染超过了自我净化的极限,就很难靠水体自身来恢复了。”
坐定,徐青山跟我们谈起了参加两次公述民评的感受。
“去年参加的时候,心里确实没什么底。”他说,为了应对考问,局里收集了不少舆情,还在内部做过一次公述民评的模拟训练,大家找问题,提问题,尽可能多的去想民评代表可能会提的问题。
其实,类似的模拟训练在其他参与问政的单位也进行过。有知情人说,今年公述民评开始前,有的单位甚至完全参照电视直播的情形进行了模拟,营造现场感。主持人、大屏幕、嘉宾、民评代表一应俱全,甚至连准备好的曝光视频都有。问题提出来,回答的措辞、语气、神情都是要注意的细节。模拟之后,还要总结,哪些问题回答得不好,哪些回答还需要改进,还有哪些问题是没有想到的。一次模拟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
模拟训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问政单位对公述民评的重视。不过,在徐青山看来,这种应对式的考前训练,其实没有必要。“参加了第一次的问政后,我发现,模拟再真实,跟现场还是很不一样的。有些问题根本是想不到的,有些意外的情况也是难以掌握的——比如去年在现场突然出现的这瓶水。”
徐青山说,跟“考前”准备比,更重要的是真诚,承认自己工作跟老百姓的期待有差距,以坦诚的心态对待问政。也只有这样,才能听得进百姓的建议,才能在后续中更好改进自己的工作。
公述民评前跑了150条河道
做足功课现场才不会被问倒
徐青山今年再次参加公述民评问政谈“治水”。不过今年没有在单位搞模拟了。“有了第一次的经历,我知道应该把更多的准备放在平时,多下基层,掌握更多情况。”他说,情况掌握不多,现场被问到了回答不出来,是非常尴尬的事。
徐青山办公室里有好多张杭州水系图。他说,今年他们让每个区分别列出市民投诉最多、水质最差的河道(段)各5条,然后沿河徒步走,边走边问边拍照,回来再进行梳理,有哪些问题,接下去要做哪些工作,都一一明细。
从3月7日开始,徐青山按照每周抽半天的时间进度对杭城河道进行走访。在公述民评前的8个月时间里,他已经跑了大大小小150条的河道(段)。他随便抽出了一张下沙的水系图,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他标注的内容。
其中水质最差的,他就列了5条河道(段),在其中一条月雅河的图标旁边,他又写满了发现的问题,比如说,餐馆没有截污纳管、边上有石材加工厂、存在偷排的情况等。
在今年的公述民评现场,江干区的九号港河成为了当场的焦点。这条曾经的最美河道,如今成了最臭河。徐青山随即又抽出了江干区的水系图,他说,这条河的问题,我们发现了,而且还去了好几次。九号港河之所以污染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生活污水;二是断头河,水流不通;三是,地下管网断了,有污水倒排。“在公述民评之前,我们和其他部门已经在商议,如何整顿、解决这条臭河的问题了。”
正因为对各条水系的情况如此熟悉,包括其形成的原因,该如何解决都心里有数,徐青山说,这次坐在台上,跟去年相比,更加的淡定、从容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