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黑鱼村 一年排出四个黑西湖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4-10-14 06:33   

    更环保的杂交鳢推广

    在市场价格杠杆前停步了

    陈大伯的鱼塘往北不到一公里,是杂交鳢养殖大户李国叙的地盘,他和妻子正忙着向鱼塘里抛洒饲料喂鱼。走进鱼塘,空气里没有那股臭烘烘的味道,塘边还种了净化水质的湿地植物,塘里的水看着很清澈。

    养了十多年的本地黑鱼,三年前,李国叙养殖杂交鳢,今年的收购价是9元/斤,和往年持平。

    简单来说,杂交鳢“杭鳢一号”就是由杭州市农科院水产所从广东的斑黑鱼和当地黑鱼杂交的后代中选育的品种,除了能抗高温抗病外,它的一大特点就是养殖方法更环保。

    “饲料喂鱼,养殖池塘不会污浊,因为饲料会漂浮在水面上,不会有饵料残留,而冰鲜鱼融化时,有股鱼腥味,投入鱼塘后,黑鱼不能全部吃干净,吃不完或不喜欢吃的部分就会沉底,水会慢慢变浑浊,变成富营养化污染。”市农科院水产所冯晓宇所长说,杭州大力推广杂交鳢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养殖场的废水排放。

    以水深1.5米的每亩塘的污水排放为例,本地黑鱼一个养殖周期要排10次水,市农科院水产所计算出它的污水排放量是1万立方。钱江晚报记者换算得出,余杭今年4473亩的本地黑鱼养殖面积,要排放4473万立方污水,这基本相当于4个西湖的水,如果这些地方全部养殖杂交鳢,污水的排放量会减少80%。

    既然好处多多,为何规模养殖还是推不开呢?根据余杭区渔政站统计:今年,余杭共有黑鱼养殖面积6194亩,目前产量已达1.02万吨,但杂交鳢养殖面积仅为1721亩,杂交鳢的养殖面积没有扩大,反而缩小了。

    “其实,本地和杂交品种的口感没啥差别,不过,传统黑鱼比较挑食,只吃冰鲜小鱼;杂交鳢可以吃天然材料做的饲料,好养活。”李国叙说:“今年山东冰鲜小鱼价格特别低,加上本地黑鱼比杂交鳢长得大,收购价达到12-13元/斤,很多养杂交鳢的看到本地黑鱼赚钱,又改养了本地品种。”

    而据记者了解,2011-2013年,杭州市、余杭区实行过杂交鳢养殖的两级财政补贴制度。可今年,杭州市财政不再安排资金,余杭区也暂时没有出台相应的补贴政策。

    “坦白讲,杂交鳢的推广工作这些年都卡在了瓶颈上。”余杭区渔政站副站长高远明报了一组数据:2011年,杂交鳢在余杭区的推广面积是1881亩,2012年增加到3021亩,2013年和今年又缩减到了1721亩。

    余杭区农业部门表示:由于眼下本地黑鱼与杂交鳢收购价悬殊,单一的财政补贴已无法挽回养殖户一边倒的养殖倾向,下一步的整改方案还在讨论中。

    市场的价格杠杆让推广陷入瓶颈。

    本地种黑鱼钟爱吃冰鲜鱼,易形成富营养化污染

    可由此造成的水污染暂无应对措施

    一方面是杂交鳢推广难,而另一面则是污染的加剧。

    到底有多严重,市农科院水产所也提供了一组对比数据:

    由于养殖饲料的原因,本地黑鱼一个养殖周期(6个月)内,总共需要换水10次,每亩排放废水达100.05万升;而杂交鳢养殖周期内只需换水2次,废水排放量为20.01万升,比传统黑鱼养殖减少了80%。

    另外,对本地黑鱼和杂交鳢养殖池塘水质定点监测结果显示,一亩本地黑鱼养殖池塘的废水磷排放量为16.41kg,氮排放量为140.17kg;而一亩杂交鳢养殖池塘的废水磷排放量为1.26kg,氮排放量为6.6kg。

    也就是说,与本地黑鱼相比,杂交鳢单位面积总磷排放减少92.3%,总氮排放减少95.2%。

    “过去三年,我们在余杭累计推广了6629亩杂交鳢养殖面积,但是去年受持续高温、台风菲特和洪水等影响,余杭鱼塘出现过大面积死亡等问题,结果导致去年杂交鳢的推广面积大幅减少,离余杭区杂交鳢全覆盖的终极目标差距更大。” 冯晓宇对于现状有点遗憾。

    “浙江年产黑鱼4万吨,以每亩养殖5000斤计算,全省黑鱼养殖面积约1.6万亩,其中主要集中养殖区域是杭州余杭、萧山和桐乡大麻,余杭是最大的集中地。” 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渔业处徐晓林处长说,目前,浙江的黑鱼养殖还是本地品种主导的,大概超过6成是吃冰鲜鱼养殖的本地黑鱼。

    “对于本地黑鱼养殖造成的水质污染问题,浙江暂时还没有针对性的禁止措施出台,但我们正在通过堵疏结合的办法,引导养殖户转型生态养殖。” 徐晓林说。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记者 施雯/文 记者 胡元勇/摄  编辑:高婷婷
返回
黑鱼二吃,是不少吃货的“饕餮食谱”上必点的硬菜。但当你在餐桌上大快朵颐时,也许你还不曾知道,这些肉质鲜美的黑鱼养成,正在付出怎样的环境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