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王水法讲西湖申遗的幕后故事 波澜不惊的西湖与一个城市的缠绵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4-08-22 08:27   

    西湖有四个美

    打动国际专家

    西湖有四个美:一个是格局美,做人要有大格局;第二个是精致美,精致和谐;第三个是典雅美;第四个是归宿美,就是心灵的归宿。

    格局美就是以自然山水为依托,由植物、地形来组织空间,使周围的景物恰到好处地点缀于山水之间。西湖的格局美从大的格局讲就是一句话,三面环山一面城的城湖格局。千百年来西湖始终保持这样的格局。西湖这种格局没有受到各种各样的干扰和影响,有效地防止了以城压景的现象。

    西湖的精致美,是以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精致和谐而誉满天下。何谓精致?我把它总结为应无尽无,应有尽有。西湖的湖面不大不小,湖水不深不浅,离城市的距离不远不近,晚上的灯光不明不暗,连西湖边长大的姑娘都不胖不瘦。杭州的男人以不瘟不火的态度,走出了风风火火的发展速度。

    西湖的典雅美,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它都超凡脱俗,高雅隽秀。这是证明西湖文化核心价值的关键性内容。假如把西湖看作一盘棋,那西湖十景就是十个“棋眼”;假如把西湖比作一幅画,那么十景就是画龙点睛的神来之笔。

    第四个美就是西湖的归宿美,西湖历来是文人墨客寄情山水的精神家园,也是社会各个阶层共同向往的人间天堂。为什么?这主要是中国人长期以来受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和诗情画意的传统山水审美情趣影响的结果。有人说它是家园,那么家是什么?我的理解,家就是年轻的时候千方百计想离开,到了年纪大的时候又不顾一切想回去的那间小屋,那就是家。西湖就是我们向往的精神家园。

    西湖就是用这种美,打动了那些要求非常苛刻的国际专家。

    一些鲜为人知的

    趣闻轶事

    世界遗产组织关于申遗的规定有六个环节,我归纳了一下,是这样的:拿到号子,递上本子,整出样子,查明底子,定好调子,捧回牌子。

    “整出样子”这里有一个难题,就是雷峰塔是不是假古董的问题。专家说你是新塔怎么会是遗产呢?我们说雷峰塔不是塔,它是一个保护罩,就是要通过塔型构筑物的形式生动直观地传递当时的信息,要保护的是地下的内容,做了一些奠基,新旧对比。他们认为,这也是说得过去的,建雷峰塔就像一个鸭舌帽,作用是保护底下的脑袋。

    还有件事,我们坐着船在西湖考察时,结果开到湖中间船就熄火了。这是从来没有过的情况。实在没有办法了,我就跟专家说:“你看西湖景观美不美?连船都流连忘返不走了。”由于惯性作用,船在湖面上打转,我就用手机发短信,通知第二条备用船开上来。

    我继续跟专家说:“你要全面看西湖,就让你看一个360度的西湖。”

    第二条船来的时候,我说:“请你上另外一艘船,换一种心情换一种景观。”

    整个过程中,专家也知道出了问题,但是大家心里其实是心照不宣,所以语言的力量是非常大的。

    西湖给了杭州六个字:

    包容、知足、坚守

    杭州是因湖而生、因湖而兴、因湖而名的城市,可以说西湖是杭州的根,城市的魂。也是我们杭州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城市的DNA,因为世界上唯一不能复制的是文化。我们杭州就是精致和谐,大气开放,我认为可以体现在六个字上面,包容、知足、坚守。

    西湖的细流不拒,让我们学会了包容。

    西湖有外湖、里湖、小南湖、岳湖和西里湖五片水域组成,让我们学会了包容。西湖的总水量是1249万立方米,有6个口子进,9个口子出,常年保持恒定的水位。西湖文化有包容的力量,也有给人以宽慰的作用,体现了杭州人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西湖的波澜不惊,让我们学会了知足。

    西湖始终是平缓不奇,波澜不惊的,体现的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共生。西湖的平淡、安静和包容,造就了杭州人那种低调、知足、和谐的人文精神。

    我们经常批评杭州人有“南宋遗风”,过着小富即安的悠闲生活,两天不见西湖水,两眼汪汪淌泪水,这就是杭州人的西湖情节。但是在现代社会中,能够保持这样的人生态度那是难能可贵的,我们说低调不是低下,低头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让自己走得更加稳健。

    西湖的流淌不息,让我们学会了坚守。

    西湖从大海的母体分离出来已经活了两千多年,这说明从古到今,人们对美的东西总是极力推崇,并且代代相传。现在杭州不仅有最美风景,而且有“最美现象”。我们杭州发生的各种救人事件,已经将这种盆景扩大成了风景,这就是一种坚守、一种坚韧。

    坚守是很难的,需要有很强的定力。人出生的时候都是原创,到后来慢慢都活成了盗版,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定力,坚守不住。在这样一种大的背景之下,能够保持住自己的定力,也就是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这是需要有毅力的。

    人生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直播,瀑布就是江河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创造的奇迹。所以我们对认定的路就一定要迈小步、不停步,每天都有新进步,因为脚步到达不了的地方,目光可以到达,目光达到不了地方,梦想可以到达,只要有梦,就一定能梦想成真!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记者 张苗 整理 本报通讯员 尹炳炎 摄  编辑:易晔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