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南宋官僚墓葬发掘完毕 墓主是弃城而逃的知府洪起畏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4-06-11 06:26   

洪起畏为什么会弃城而逃?

只怕当年想死守也守不住

再来说说让洪起畏在历史上留下痕迹的那场战役。

洪起畏当过临安知府,是权相贾似道的左右臂。出任镇江知府,并写下著名四言诗,是在1274年。

应该说,洪起畏生活的年代,也就是南宋的后期,在蒙古大军的全面压境下,整个王朝已经是满目疮痍,风雨飘摇。

在洪起畏出任知府前7年,也就是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在大都(今北京)正式建立大元王朝。标志着这个横扫欧亚大陆的强大王朝,已走出了蒙古草原。

又过了一年,也就是宋度宗咸淳四年(1268年),军事要地襄阳在艰难守了5年后失守,南宋经营了几十年的对北防御体系瓦解,这极大地动摇了举国上下抗蒙的斗志和士气。这一战开始,南宋迅速走向灭亡。

就在洪起畏出任镇江知府的那一年,数十万元军在丞相伯颜的率领下,自襄阳沿汉水顺江而下,直逼临安,吹响了对南宋的总攻号角。

1275年,元军在池州(今安徽贵池)以东丁家洲,以少胜多大败贾似道统领的宋军主力,令宋军几近全线崩溃。德祐元年(1275年)三月元军很快抵达建康(今南京)城下,洪起畏也就是在这时,选择不战而逃,镇江统制官石祖忠遂献城投降。

其实当年不战的并不止洪起畏一人。《宋史纪事本末》上记载,就在元军连连攻克建康、镇江等城池前,南宋朝廷诏令各地起兵勤王。但正值乱世,朝廷的诏令已成一纸空文,各地宋将观望不前,只有郢州守将张世杰、江西安抚副使文天祥领兵来援。可是,熟谙韬略的张世杰、满腹经纶的文天祥,也没能阻止元军南下步伐。

1276年,太皇太后谢氏开城投降,献宝玺,上降表,年仅5岁的宋恭宗也被押送北上,南宋主体政权就此灭亡。

当年的人以“不降则走”来讽刺洪起畏,但现在回头再看看铁马金戈、硝烟弥漫的宋史,也有人对他的逃跑有不一样的视角。有人说,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当时沿江军事力量已经崩溃,死守是守不住的,不投降,但是弃城而逃,免于更多平民死于战火,可能也是迫于大环境的一种选择吧。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陈奕  编辑:郑海云
返回
今天讲这则新闻之前,我们先来讲一首诗和一个人。 “家在临安,职守京口(即现在的镇江)。北骑若来,有死不走。” 读过南宋史的人估计对这首诗都不陌生,这是南宋镇江知府洪起畏,在元军大举入侵前写的。这首诗当时大书特书,到处榜贴。时过不久,元军真的来了。写诗时慷慨激昂的洪起畏,却不战而逃。所以后来有人把诗的最后一句改为“不降则走”,来讽刺这位弃城的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