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拖延症的杀手锏:
层层分解任务,加班不给奖金
在杭州教工路欧美中心工作的一位人力资源经理Z先生,是从珠三角过来的,对于杭州的工作节奏,他私下表示“真的要比珠三角地区慢一点,大概因为杭州是休闲之都”。
“我觉得应对拖延症,树立紧凑感的公司文化很重要,比如把工作层层分解掉,年初写计划,就分解到季度,每个季度的任务分解到月,然后分解到日,每一天都有工作表,必须几点钟要完成什么任务,如果不完成就影响考核,直接扣钱。”Z先生说。
他还提供了一个特殊药方对付拖延症,就是不能随便加班。“上班该完成的任务,不能拖到下班做,如果要加班,就是免费劳动,实在要加班,需要领导批准,而且第二天要检查加班成果,如果领导觉得你加3小时的班,其实只做了2小时的事情,那么只给2小时的加班费。”
金钱,才是督促大家摆平拖延症的最好动力呀。
201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荣誉客座教授、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约翰·佩里拿到了搞笑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的理论是他在《拖拉一点也无妨》中提出的治疗拖延症的“结构化拖延法”。
说起来,佩里教授才是“大巫”级别的拖延症,这本小书据说拖了15年才完成。
结构型拖延,就是根据实际情况,把必须要做的任务做成一个列表。这个任务列表按重要度来排列。
除了头等大事之外,再列一些其他事,当你抵触做头等大事时,就会去做其他事,然后在最后一刻把那件头等大事干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