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兴街、桐油地”
当年富得地砖上刷桐油
64岁的曹雪荣是土生土长的西兴人。他说,直到现在西兴镇还流传这样一句口头禅:“西兴街桐油地”。说的是当年西兴镇的富裕繁华,桐油都涂到地砖上去了,地变得十分光亮,富足程度可见一斑。
据《西兴镇志》载:自清末至民国时期,西兴共有过塘行72爿(量词,音同“盘”)半,挑夫、船夫、轿夫、牛车夫等从业人员达千人,成为名震江南的货物集散中心。西兴码头上,各路船只排起的队伍长达千余尺,首尾相接,起航靠埠,上客卸货,昼夜不歇,一派繁忙景象。运河里舟来纤往,吆喝声此起彼落,俨然一卷流动的《清明上河图》。
“当年的西兴镇上虽然有几十家过塘行,可各自经营的货物却各不相同,有运送酒类的、有运送鱼苗的、有运送干货的等等。” 俞岳军说,之所以这么分类也是有讲究的,因为过塘行不仅提供运输,还有仓储,各地运来的货物不少要在过塘行里放上几天再转运,这样如果既运干货又运海鲜,就容易串味,导致货物受损变质。当然,要是某家过塘行给客商服务得好,客商还会介绍同行给这家过塘行。久而久之各家都有了自己专营的货物,这样操作还能避免同行之间的恶意竞争。
那时的西兴,过塘行遍布。因为往来的客商繁多,为客商提供住宿饮食的旅馆、饭店同样比比皆是,可谓舟车辐辏,万商云集。
“要说富裕绝对是西兴富,可要说出状元当官的,那还是隔壁的长河多呀。那时的西兴找工作太方便了。” 俞岳军打趣,也就因为这样,去上学念书的人特别少,只要有力气,在镇上就能找到活干。
“记得小时候一大早,我还躺在被窝里呢,就听到窗外挑夫们在划拳了。那时候他们按照划拳的输赢来排顺序接活,这样就避免了争抢。” 俞岳军说,随着江沙堆积,钱塘江岸线不停在变。像老早以前,滨江区政府一带都是钱塘江,但后来沙子堆积,逐渐就变成了陆地。从西兴镇的过塘行再挑货物到江边的大船上还是得走好一段路的。所以,当年做挑夫很吃香。
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公路、铁路逐渐发展起来,货物运输更多的依赖于更快更方便的公路铁路运输,曾经作为交通枢纽的西兴镇日渐没落,来往的船只越来越少。
随着岁月的流逝,西兴老街的繁华,渐渐只存于老人“深深的脑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