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西兴一如“清明上河图”般繁华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3-08-20 06:17   

    西兴老街两处修缮好的“过塘行” 一处精致一处大气    

杭州滨江区西兴老街杨宅木门上的精致雕花。

    杭州滨江区的西兴镇,在你眼中也许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平凡小镇,可是你知道么,在古代,这个钱塘江南岸的小镇却是名噪一时的交通枢纽,更是商贾聚集的富庶之地。

    如今,西兴老街的一处处历史建筑通过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工程,正逐步恢复昔日的建筑风貌。日前,经杭州市、区两级历保部门的共同努力,街内的杨宅、俞任元过塘行两处建筑保护修缮项目正式完工。

    踏着脚下的青石板,走进两幢独具江南水乡韵味的老宅,被周围高楼大厦围绕的老街仿若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遗世而潇洒地存在着。

    两处过塘行老宅

    一处精致一处大气

    西兴老街,以官河为界,分为上大街和下大街。被老房子夹在中间的老街,为上大街。官河对岸的(也即现在的官河路),叫下大街。

    位于上大街上的杨宅,为两进式砖木结构的传统民居。走进老宅,踏上院落里的青石板,环顾四周,江南韵味的精致扑面而来。院落至今保持得很完整,前院与后院以一道砖墙分隔,墙基、石门框、地面均以石板铺砌。老宅子南北各有一扇大门,南门规模较大,北门两扇大木门上还保存着原配的门斗。老宅的精致体现在许多细节上——屋内的木门上有精致的人物浮雕,分别刻有“渔、樵、耕、读”的故事,人物造型、动作栩栩如生。抬头一看,还能看见保存完整雕刻着精美花纹的牛腿和门龙。

    “前些年还经常有人上门来收呢,我们舍不得。”91岁的汤子梅和98岁的老伴,1948年搬进这幢老宅,一开始是租,后来就买下了。在这里住了大半辈子的老人说,这房子具体有多少年岁,自己也说不上来,约摸算一算,起码也有200多年了。

    从杨宅的北门出来,跨过官河,沿着官河路走,斜对岸就是俞任元过塘行老宅。

    和杨宅的小而精致相比,俞任元过塘行老宅就要大气许多,不过,因为经过多次翻修,在建筑细节的保留就没有杨宅那么完整,现在看起来,房子在清代的风格中还混杂着不少民国风。

    俞任元过塘行始建于清末,从一扇双开的木门进去,院落分为平屋、正房,院内石板铺地,开阔平整,青瓦盖顶,屏风山墙。沿官河路的立面的窗户很有特色,外面的窗户是西式门套,窗楣上凸雕,青石板窗台,窗台下有西式图案。

    杭州市历史建筑保护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西兴老街,这两处老宅都保存较为完整,也颇具有代表性,杨宅更为精致,而俞任元过塘行则更为大气。这次的保护修缮,整修了建筑外部杂乱管线、检修加固了墙面屋面与木结构,同时更新改造了水电管线、增设了消防设施,并实行了白蚁防治等一系列工作,在较好地恢复原建筑风貌的前提下,提升了房屋安全性。

西兴老街。

    俞任元过塘行

    以前口碑极佳

    两处老宅各有韵味,不过它们却有一处共通之处,老底子,它们都被统一称呼为“过塘行”。

    什么是“过塘行”?这是古时一种特殊行业,一般开设于水陆码头、交通要道,门面不大,一两层门面,主要起到货物中转的作用,放到现在,用时髦的话讲就是“物流中心”。

    既然“过塘行”都是开在交通要道处,这里不得不说一下古时的西兴镇。在那个没有飞机火车的年代,水路就是高速公路,作为浙东运河起点的西兴,自然是水陆要冲。南北的客商、东西的货物在这里集中中转,通过水路,富裕的萧绍平原上的物产,得以源源不断北上。俞任元过塘行大门外的官河岸边,至今还保存着当年小船靠岸的埠头。

    “现在的古塘路其实就是旧时的海塘,以前,古塘路以北就是钱塘江。老底子咱们镇上最繁华的时候,这老街上一排门面过半都是过塘行,据说最多的时候有70多家。”71岁的俞岳军还住在俞任元过塘行老宅里。作为俞任元的第九代后人,俞岳军说,占地近1亩的俞任元过塘行在当年也算是大户人家了。俞任元过塘行就是当年祖宗的家业,一直到俞岳军的父辈,还经营着过塘行的生意。过塘行的故事,就是听父辈们口口相传下来的。

    与其他过塘行一样,这里既开店贩卖货物,也兼顾仓储货运。俞任元过塘行最初多是运山货,萧山、诸暨的茶叶、山核桃、黄纸搭上小船走浙东运河运到西兴的过塘行,在这里中转后再换大船运往北方。等到俞岳军父亲这一辈,主要运送的货物变成了食盐。“那时候已经有浙赣铁路,江西缺盐,绍兴的食盐到西兴中转,再通过铁路运到江西。” 俞岳军说,运送货物难免会有损耗,那时候俞家的过塘行损耗率很低,口碑就传开了:“找父亲来运盐的越来越多。”

    “西兴街、桐油地”

    当年富得地砖上刷桐油

    64岁的曹雪荣是土生土长的西兴人。他说,直到现在西兴镇还流传这样一句口头禅:“西兴街桐油地”。说的是当年西兴镇的富裕繁华,桐油都涂到地砖上去了,地变得十分光亮,富足程度可见一斑。

    据《西兴镇志》载:自清末至民国时期,西兴共有过塘行72爿(量词,音同“盘”)半,挑夫、船夫、轿夫、牛车夫等从业人员达千人,成为名震江南的货物集散中心。西兴码头上,各路船只排起的队伍长达千余尺,首尾相接,起航靠埠,上客卸货,昼夜不歇,一派繁忙景象。运河里舟来纤往,吆喝声此起彼落,俨然一卷流动的《清明上河图》。

    “当年的西兴镇上虽然有几十家过塘行,可各自经营的货物却各不相同,有运送酒类的、有运送鱼苗的、有运送干货的等等。” 俞岳军说,之所以这么分类也是有讲究的,因为过塘行不仅提供运输,还有仓储,各地运来的货物不少要在过塘行里放上几天再转运,这样如果既运干货又运海鲜,就容易串味,导致货物受损变质。当然,要是某家过塘行给客商服务得好,客商还会介绍同行给这家过塘行。久而久之各家都有了自己专营的货物,这样操作还能避免同行之间的恶意竞争。

    那时的西兴,过塘行遍布。因为往来的客商繁多,为客商提供住宿饮食的旅馆、饭店同样比比皆是,可谓舟车辐辏,万商云集。

    “要说富裕绝对是西兴富,可要说出状元当官的,那还是隔壁的长河多呀。那时的西兴找工作太方便了。” 俞岳军打趣,也就因为这样,去上学念书的人特别少,只要有力气,在镇上就能找到活干。

    “记得小时候一大早,我还躺在被窝里呢,就听到窗外挑夫们在划拳了。那时候他们按照划拳的输赢来排顺序接活,这样就避免了争抢。” 俞岳军说,随着江沙堆积,钱塘江岸线不停在变。像老早以前,滨江区政府一带都是钱塘江,但后来沙子堆积,逐渐就变成了陆地。从西兴镇的过塘行再挑货物到江边的大船上还是得走好一段路的。所以,当年做挑夫很吃香。

    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公路、铁路逐渐发展起来,货物运输更多的依赖于更快更方便的公路铁路运输,曾经作为交通枢纽的西兴镇日渐没落,来往的船只越来越少。

    随着岁月的流逝,西兴老街的繁华,渐渐只存于老人“深深的脑海里”。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记者 王丽 通讯员 吴杭 沈蕾鸣/文 记者 朱卫国/摄  编辑:郑海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