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坊,重现老杭州的烟火气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2-06-29 08:18   

    丁衙巷:典型分段式街巷

    位于紫阳山麓,北起城隍牌楼巷,与十五奎巷相接,南至瑞石亭。 紫阳山麓旧有丁仙巷,明末有丁野鹤隐居吴山,有竹林堂,因此称其为丁衙巷。丁衙巷西折可上瑞石山、宝成寺。

    丁衙巷两端都是传统民居,中间被现代小区分隔开来,属于比较典型的分段式街巷。巷内,在一排垃圾桶旁搭了一个漂亮的六层花架,还有自动滴灌系统,里面种着薄荷、吊兰、月季、喇叭花等,将这个小小的垃圾站打扮得花俏清新。

    瑞石亭:因亭得名

    东起大马弄,西至丁衙巷,长100米,宽4米。南宋时叫井亭,民国时改称瑞石亭,以亭而得名。

    瑞石亭与丁衙巷的交叉口,有一口四眼井和一个洗衣台,居民们都在此洗衣、打水。

    瑞石亭两侧的居民,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屋前两侧摆放盆花,有些还搭上了丝瓜架。

    因为瑞石亭的一侧是平房,另一侧是七八十年代造的高层住房,上城区背改办还专门在现代居民楼的一楼屋檐处加上披檐,让两侧的建筑风格统一。

    燕春里:最有“民国范儿”

    寓意“燕子春归来”,长40米,宽3米。这是一条最有“民国范儿”的坊巷。

    走进这条石库门里弄,抬眼是满山的青山绿树,低头是触目的青砖、界碑、山花、老井、黑门、红窗…… 放佛走入上世纪30年代。短短一条巷,几乎都是保存完好的优秀石库门建筑,门楣上有精美的浮雕花饰。

    燕春里8号、9号之间的“姐妹井”,井底下是相通的,共享一脉清泉。两口水井的形制皆为水泥井圈,石板井台,砖质井壁,井深约8米,是典型的民国时期水井的构筑方法。

    燕春里9号是著名核物理学家吴健雄哥哥的住所。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记者 黄敏 见习记者 贾歆琰 通讯员 计慎忆 刘婷婷  编辑:郑海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