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乐清市蒲歧镇,浙东沿海一个不起眼的小镇,却以鲨鱼加工鱼翅而在网上引起反响。近日,记者来到这个被称为“中国鲨鱼村”的小镇一探究竟。
靠加工鲨鱼致富的蒲歧村,如今,面对环保呼声也充满困惑。对于记者的到来,他们高度警觉:不仅不与记者聊“鲨鱼”,甚至看到记者的相机,更是说“谢绝拍摄”,有点谈“鲨”色变。
在蒲歧村的一座简易工棚里,20多名妇女正在分割鲨鱼头部的软骨。旁边的浸泡池里,泡着鲨鱼的骨头,在高温炙烤下,鱼腥味呛人。一名村妇低声告诉记者,这里只是加工鲨鱼鱼唇、鱼骨、鱼肉、鱼肚、鱼头等的小作坊,卫生条件差、工资待遇低,而真正的鲨鱼加工基地,以加工值钱的鱼鳍为主,那里的卫生条件好,工人待遇高。
随后,记者来到南门一家鲨鱼制品有限公司,但被负责人挡在了门外:“采访必须要当地有关部门人员陪 同才行。”
第二天上午8时,记者在有关部门人员陪同下,再次来到该公司。公司王经理告诉记者,他家从祖父开始到父亲,经营鲨鱼加工已有百年历史。“近期有关蒲歧鲨鱼村报道,我认为有些偏颇,至少造成对鲨鱼加工业的误解。”他说,蓝鲨只要两到三年便可达到100多公斤;此外,蒲歧村的鲨鱼加工资源利用率高达90%,并未造成浪费。
王经理表示,自己也是环保人士。网上流传并指责的“中国鲨鱼村”,并不是屠杀鲨鱼,只是鲨鱼加工点。各地运来的鲨鱼,全是当地渔民误捕误杀的。不过,现在,他和大多数村民开始意识到,随着海洋生态保护意识的提高,鲨鱼村这种“营生”可能已走到了最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