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两艘货船在城东桥附近因操作不当,相撞后,船舱进水……那是半夜12点,我们在睡梦中被电话叫醒,赶紧起来,赶往事故地点。”张林祥说,“我们打捞的不只是沉船,是命。晚一分钟,说不定一条鲜活的生命就没了。”
那一次,救起了两个人。打捞工作,直到第二天早上8点结束。
这不算什么,在张林祥的记忆中,最长一次工作,24个小时没合眼。“只要人没事,我们多累都值得。”他言辞恳切。
水上救助打捞并不像想象那样简单,比如,一般的打捞船是45吨位,起重能力为100吨,但沉船很多是400-500吨的货船,一个小小的判断失误就会带来极大危险,随时随地都会出现新困难。
这需要及时准确的判断力和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
仅2007年至今,张林祥带领队员共抢险出险船舶70多艘,实现了船户零投诉,并先后获赠致谢锦 旗23面。
水面保洁,也不轻松。这是他每天都要做的工作。
一段时间里,运河上水葫芦肆虐,保洁员们从早到晚要工作12个小时。这种时候,难免有个别同志会闹情绪,张林祥总是带头走上保洁船,用自己的行动来鼓舞大家。
近三年里,航道保障保洁队共计打捞垃圾12000多吨,保证做到24小时内清捞运河水面漂浮物。
27年来,除了极少的探亲和外出,他都是在狭小的船舱里度过:狂风大作时,船体晃动,根本无法入睡,即便勉强入睡,半夜也常被过路船只猛然撞醒。
“工作都是辛苦的,劳动就是要付出,可我觉得自己的付出,特别有价值,特别有分量。”张林祥说。
“我的工作,就是我最大的兴趣”
“老师的力量,不仅仅是传递知识,传递社会责任感,更是传递着源于劳动的创造性思维与价值。”这一段话,陈欢庆铭记在心。
54岁的他是艮山中学一名中学物理特级教师。
教学相长,他做到了。“学生有兴趣学家电,我就自己去浙大报了个班,边学边教,最后拿到了技能证书。”
学物理,光有理论,学生不感兴趣。陈欢庆就自己做教具,绕线圈、画电路图,生动又形象地给大家上了一堂《电是如何产生的》,非常精彩。
这个教具,后来获了不少奖。
34年的教学生涯,陈欢庆一共动手做出了200多件教具,加上讲课也讲得好,他被评为杭州市下城区唯一的“五星级教师”,又获教育部教研所颁发的全国“自制教具能手奖”称号。
课外生活,依然丰富多彩。
在艮山中学,陈欢庆组织学生一起参与各项科学小发明小创造,200多平方米的工作室里,各种机器人、模具、零件堆满了大部分空间。
一到周末,学生都会按兴趣小组来参加活动,寒暑假期间,陈欢庆更是忙个不停,经常要带领学生参加各种科技创新发明比赛。比如,每年的全国青少年电子制作锦标赛中,陈欢庆等指导的学生都会取得好成绩,有很多学生夺得高中全能冠军、亚军和季军。学校多次荣获竞赛优秀组织奖。
五年来他指导过的学生有27人获得高考优惠加分的待遇,参赛成绩经常名列前茅。在2011年1月寒假的省级电子比赛中,又有16人次获奖,杭州市艮山中学荣获浙江省青少年电子制作比赛先进集体称号。“孩子的动手能力,是伴其终身的。这,远比分数更让人受益。”
从劳动中获取创造力和想象力,陈欢庆觉得快乐无穷。
“或者只有当劳动成为一种快乐的时候,潜藏在每个人身体内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才能够最大程度地涌现和发挥出来。”他这样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