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就是生态,就是民生,就是转型。打赢“五水共治”攻坚战,不仅能有效缓解城市不断扩展与自然生态日益萎缩的发展矛盾,也是切实改善民生保障、倒逼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亲水型宜居城市,让群众乐享品质生活,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西湖区因西湖而闻名、因西溪而传世、因钱塘江而壮美,区域内江、河、湖、溪“四水共导”,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和市民生活提供安全可靠的供水保障,正是建设美丽幸福的首善之区的题中之义。为此,今年西湖区将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打响“五水共治”攻坚战,着力建设人水和谐的美丽幸福城区。
“五水共治”要治出
人水和谐的美丽西湖
对于杭州来说,五水共治是为了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亲水型宜居城市,对于西湖区来说,五水共治是为了让我们的区域环境更美丽,居民生活更和谐。
西湖区拥有641万平方米水域,拥有总长度达到313.4公里的各类河道158条,以及24.3公里的钱塘江岸线,水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作为一个山水灵秀的旅游强区,水对于西湖区来说,有着更加不同寻常的意义。
山因水而灵,水因山而秀。西湖区委区政府始终把治水作为中心工作之一,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今年我们将通过一系列举措,打响“五水共治”攻坚战,着力建设人水和谐的美丽幸福城区。
西湖区计划3年时间投入25亿元,扎实推进全区“五水共治”项目建设,今年计划投入10.56亿元,实施214个治水项目。
为确保清水治污顺利开展,建立健全河道保洁长效机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将严格推行“河长制”,目前已确定所有河道的河长,同时,抓紧开展河长公示牌制作和媒体公示工作,以便群众监督。
另外,西湖区还对全区重要河道的水质、水环境等详细情况进行地毯式排查,绘准现状图,记好生态账。同时落实截污、疏浚、生态修复和日常养护等综合措施,重点清理黑河、臭河、垃圾河,努力改善河道水环境。
目前,西湖区正在大力实施“五水共治”三年行动计划,积极组建“五水共治”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并下设5个专项工作组开展工作。西湖区近期还出台了《西湖区“清水治污”专项行动工作方案》、《西湖区“河长制”实施方案》、《西湖区(之江度假区)钱塘江饮用水源地企业关停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实施方案,《城市防汛排涝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也在抓紧制定中。
以“五水共治”为抓手,“三改一拆”、“无违建”创建、平台项目建设、路河建设整治、安置房建设、美丽乡村、美丽家园建设、环境保护和生态区创建等工作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中,通过治水,我们带动了城市有机更新、岸边和道路两侧违章拆除、绿化建设、环境整治等一系列工作,西湖区的环境也会越变越美了。
目前,我们正大力发扬“5+2”、“白加黑”和钉钉子精神,确保全面完成“五水共治”各项目标任务,按照6月15日和年底前两个时间节点要求,全力推进工程项目建设,确保全面完成“五水共治”各项目标任务。
治污水 让人与水和谐相生
沿着“三江两岸”的滨水风景廊道漫步,将是一件惬意的事。奔流的江水如缎带般绵延万里,风情小镇、乡村旅游点如珍珠般散落一地,旖旎风光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休闲运动与江鲜美食相得益彰,之江水源保护区景致优雅,媲美世外桃源。
但几年前这里完全是另一番景象。沿岸黄沙码头杂乱破旧,工厂污水横溢,滩涂缺乏养护,甚至江面上也漂着垃圾。自“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工作启动以来,这一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沿岸黄沙码头全部拆除,岸线滩涂全部复绿,沿江道路全线更新,沿江“脏、乱、差”现象得以全面整治。同时,水环境得到极大改善,逐渐摘掉了“黑臭”的帽子,原先的劣五类河开始向5类、4类水体转变。
今年,西湖区计划实施42个截污纳管项目,总投资约8180万元。投资4000余万元,实施5条黑臭河道和7条河道生态化治理项目。投入4000万元,实施22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力争到年底,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覆盖率达到100%,自然村覆盖率65%以上,农户纳管率达40%以上。做好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明确渔业散户养殖污水治理模式,开展温室甲鱼养殖污染治理,启动双浦镇限养区生猪禁养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