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立青 画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堪称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一项关键工作。
权力越是过分集中,“寻租”空间就越大,成为党风、政风和廉政建设的一大“顽疾”。深化审改、简政放权,放权于市场和社会,能让政府腾出精力放在改善民生和社会治理上。规范权力运行,能使政府权力按照法治轨道运行,提高政府形象和公信力。为行政审批“瘦身”,显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努力让企业和群众少交一些钱、少跑一趟腿、少走一道程序、少跨一道门槛。”贯穿着这样的理念,杭州从网上网下同时发力,开始了新一阶段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工作。
减少优化审批程序
解决窗口“只挂号、不看病”问题
审批制度改革,繁琐复杂的程序和敲不完的红章,最受诟病。杭州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字当头。
2012年在已建立的行政许可事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日常管理制度基础上,我市取消了非行政许可事项27项。10个部门完成了职能整合,这种“一站式”的办理,较好解决了以往审批窗口“只挂号、不看病”的问题,在方便群众办事的同时,也实现了减员增效。以国土资源局提供的数据为例,同样的审批任务集中后,只需要1个处、15名工作人员就可以完成,行政成本减少了75%,以划拨供地审批为例,可以从原来8个工作日减少到4.5个工作日完成。
今年,杭州将根据实际情况,继续深化机关内设机构的职能归并,继续将审批相关科室集中至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审批事项集中率有望达到90%。
同时,我市还将巩固扩大“批文入库共享”这套网上系统,帮助企业减少成本。“打个比方,一个企业办事先填报了一些材料,第一个部门看过了,到下一个部门审批有一些重复材料又要再打印、复印,送上门提交。”市行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解释说,“而实现批文入库,就是重复的批文材料都直接进入相应的系统,市行政服务中心与各部门业务系统间实现数据对接交换,这样业主单位就不用来回把资料重复提交,省时也省事了。”在2013年,我市将进一步扩大前后置审批部门间批文的实时共享。
“先批后审”模式继续扩大试点
中介市场前景广阔
办过项目审批的企业最能感同身受,固定资产投资领域堪称是审批最为复杂的一个领域。这个领域该怎么简化?毕竟许多固定资产项目投资量大,规范把关也很重要。
杭州探索出了一套开创国内先河的“先批后审”审查新模式。就是将投资项目审批事项技术审查从行政审批体制中完全剥离出来,中介机构严格按照国家规范、标准实施中介技术行为,并对其成果的合法性作出承诺,审批机关对事项实行“先批后审”,收到报件及承诺书后“见件即批”,同时制定相应的复审、处罚等配套机制进行监督。到去年的12月底,市规划局、市建委、市人防办等7家单位的7个试点事项已试行84个项目,所有事项的形式审查时间都为1个工作日,加上复核的总时间比平均承诺时间提前了48.7%。今年,我市将深化、扩大“形式审查制”的试点。
这项工作中,相关中介技术服务管理协调机构发挥的作用会很大。“我市将探索建立中介管理的联动机制,厘清政府与社会组织的责任边界,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动社会中介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市行政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
加快网上审批系统改造提升
电子印章将被广泛使用
在世界各国积极倡导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中,电子政务长期被列在首位。经过多年的努力,杭州的电子政务系统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但有不少参与审批的企业反映,“网上办事还是不够方便。”
“工商相关证件的网上审批已经有很多企业在使用了,现在操作最困难的还是固定资产投资网上审批。”市行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表示,“许多施工图纸的传输量大,软件标准也不统一,再加上部分数据的保密要求,各部门横向间还无法形成资源共享,都制约了网上办事的效率。”
杭州已着手把这些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作为重点,加强网上审批系统的升级改造,今年将着力推进固定资产投资审批系统间资源整合、数据共享,探索建立行政审批资源共享库。还将拓展电子印章使用范围,实现电子批文跨部门流转。
市国土资源局已经整合了建设用地审批、地籍管理等原有审批系统,开发了通用业务审批流程,实现了所有审批环节在网上运行。还配备了专职人员、扫描设备,对所有申请材料进行前置扫描,杜绝了审批过程中的纸质件流转。审批系统中还能点击监督功能的模块,所有审批事项可以进行实时监控和网上检查。各职能部门类似的系统如能实现无缝对接,就能真正做到足不出户,基本完成审批工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