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党的政治路线建设党,是党的建设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1939年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深刻分析了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他认为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政治路线要解决的两个基本问题。党处理好这两个基本问题,党就巩固和发展。毛泽东把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视作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而武器要人去正确掌握才能发挥效能。只有党更加坚强和巩固了,才能掌握好武器,才能正确处理好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据此,毛泽东提出了党的建设“同党的政治路线密切联系着”的论断,深刻揭示了民主革命时期党的建设基本规律。这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重要贡献。
党的政治路线是党在各个历史阶段实现党的最终目标的行动纲领和准则。为了实现党的最终目标,党必须根据各个历史发展阶段和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状况,确定党的政治任务以及实现这些任务的策略和方法,以统一全党的思想和行动,指导党的各项工作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进。
党的建设与政治路线相联系是党的建设的内在要求
正确的政治路线标志着党的领导的正确性,也决定着党的建设的方向和目标。这是因为,党的政治路线是实现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奋斗目标在一定的历史阶段的具体体现,是党在一定历史阶段的行动纲领。党的建设只有围绕政治路线进行,才能把全党的意志和行动集中到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上。党的政治路线集中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根本利益。为党的政治路线而奋斗就是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因此,党的建设只有服从和服务于党的政治路线,才能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支持,也才能真正体现党的建设的价值和意义。
党的政治路线与党的建设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党的政治路线有着决定性影响。历史经验表明,什么时候党的政治路线正确了,党的组织就巩固和发展;反之,党的组织和力量就会削弱。但是,党的建设不是消极地反映和适应政治路线的要求,党的建设对党的政治路线的制定和执行有着积极的直接的影响。正确的政治路线的制定和执行,必须建立在正确的思想路线基础上,必须有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必须以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为条件,必须以完善和健全的科学制度为支撑。可见,党的建设对党的政治路线的制定和执行意义重大。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就是党的政治路线。基本路线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总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是依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制定的。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明确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非常重要。因为,正确认识我国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也是深入理解党的基本路线和打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把钥匙。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党的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和主要内容。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且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党、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和条件,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首要任务,其他各项工作都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也离不开“两个基本点”。“两个基本点”相互贯通、相互依存,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与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艰苦卓绝斗争,成功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在真正意义上完全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也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党执政后卓有成效地发挥了领导能力。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社会各项事业展现了前所未有的景象,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前景。
党领导完成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任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也在世界上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历史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共产党,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中国的发展就充满希望。这是中国人民从长期奋斗历程中和社会发展实践中得出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结论。
实现中国现代化是几代中国人的梦想。这个梦想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曲曲折折,现在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而这与党的领导紧密联系在一起。事实上,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现代化“发展模式”的一种内在要求。这种要求与中国国情有着内在联系。
维护社会的稳定发展需要坚持党的领导。千百年来广为传颂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等繁荣景象,其前提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若失去之,就谈不上繁荣发展。美国政治学者亨廷顿在研究了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发展的经验后认为,一个现代化中政治体系的安定,取决于其政党的力量。这个观点从某个角度也是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提供了合理性的依据和观点佐证。政党是现代政治生活的核心力量。对于以国家为主导的现代化发展来说,形成强大的政党领导,是现代化取得最终成功的关键。因为,强大的政党能够创造和保证现代化发展所需要的安定的政治局面。
实现党的领导有利于最大限度调动和利用一切积极因素和条件。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表明,哪个国家能够最大化聚集资源、综合要素、利用条件,哪个国家就能更好发展。在中国,“谁”能够最大程度地代表和满足人民群众利益需求?“谁”有能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种种复杂问题?“谁”能够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比较来比较去,中国共产党是唯一的最合适的领导者,是其他政治组织无法替代的。假如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而有力的领导,中国社会将会怎样?还会有现在的发展成就吗?还会有现在的发展态势吗?回答是肯定的:不可能!
增强中国国际竞争力需要坚持党的领导。今天的中国已经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国,如何在国际竞争中保持优势,不仅仅是发展经济、繁荣文化,还需要坚持和发挥自身具有的优势和特点。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有利于国家形成“整体性力量”,在国际竞争中具有更多的主动权、赢得更多的先机。
诚然,党的领导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也确实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其实,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表明,任何政治体制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没有任何问题的政治体制只是存在于人们主观上的理想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也同样。但只要正视它,很好地解决它,那就会不断完善。
党的领导是一个完整的特定的整体
党的领导主要是指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党的政治领导,主要是政治方向、政治原则、重大决策的领导,集中体现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导。党要发挥政治领导的作用,必须确定党在一定历史时期的纲领、目标和任务,规定实现目标的步骤和方法,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人民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从这个意义上讲,党的领导是社会发展“方向性领导”,是实现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党的思想领导,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和教育人民,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就是坚持用党的思想路线,正确地认识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种复杂问题;就是向人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党的主张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有了正确的思想领导,才能制定和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认同是政治合法性的基础。党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要让人民群众能够认同和接受,党才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思想领导是“内核性领导”。党的组织领导,就是建立健全党的组织,培养、选拔、使用和监督党员干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以及全体党员的工作,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有效实施,从而实现党对国家的各个领域、部门、组织的统一领导。组织领导是“保障性领导”,也是不可缺少的。
党的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党的政治领导是党的领导的核心内容,关系党前进的方向和道路;思想领导是政治领导、组织领导的重要基础和前提;组织领导是服务于政治领导和思想领导的,没有党的组织领导,政治领导和思想领导就不能落实。因此,党的建设要着眼于这三个方面建设,才能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抓好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根本保证。
(作者: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教授、浙江党建研究所所长、全国党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