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生态型杭州”的建设做了充分的阐述,提出了非常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切实可行的目标任务。
在“两会”会场,“生态型城市”也成为与会代表、委员们口中最热的词语。低碳节能、绿色出行、河道整治、新能源发展……为了杭州城市更美好的明天,许多代表、委员都有很多话要说。
关键词:低碳节能
作为一名专业技术人员,来自下城区的人大代表薛滔菁比一般人更能体会到生态型城市所蕴含的独特意义。而此次大会,她带来的两个建议全都跟建设生态型城市有关。
“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恶化,这些都给人类生存带来巨大的挑战,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打造生态型城市,低碳节能的意识必不可少。”薛滔菁说,不仅要向民众灌输低碳节能的意识,政府更要为低碳节能的新技术新模式进行政策引导。“我建议政府牵头,征集各领域低碳节能新技术,不但要关注大型的节能改造项目,更要关注那些花钱不多,在现有设备基础上稍加提升的小产品、小技术,为快速有效地完成节能减排任务指标提供多种科技支撑。”
薛滔菁还建议,政府应加大奖励补贴力度,让使用了新产品、新技术,并有显著节能成效的单位实实在在享受到较大的政策优惠,从而提高用能单位的节能积极性。
而打造低碳城市的设想,也是来自上城区的代表崔新明连续几年关注的话题。今年,崔新明又一口气带来了好几个有关于此的建议。“建筑的低碳是打造生态型城市的重要方面,我们不仅要研究建筑的节能问题,更要研究如何集聚会建造节能建筑的人才。”他建议主管部门应及时组织对已完成的建筑节能相关研究与示范项目进行综合评价,归纳总结实施情况,提炼经验。根据各专项技术发展趋势和方向,提出相关建议和意见;并将总结成果及时公布,用于指导我市下一阶段的建筑节能工作,避免多走弯路和不必要的浪费;并区分适合我市不同建筑类型的建筑节能技术体系,尤其要对当前已取得较好示范效果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和地源热泵技术进行总结研究。
关键词:空气和水资源保护
“近年来杭州的发展速度很快,但资源消耗也很大,一方面大量消耗了土地、水等有形资源,另一方面空气等无形资源也受损严重。”市政协委员朱关泉建议,更加重视发展的“量”与“质”并举,不断提高经济转型升级的科技含量,坚决淘汰高耗能产业,有效控制汽车尾气排放,全面提升城市的生态、低碳、环保和宜居水平。
此次“两会”,许多政协委员纷纷把关注点放在大气和水环境的治理保护上。“为达成生态型城市建设和节能减排目标,我们要探索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积极寻找新型能源。”市政协委员叶水泉建议,要尽早谋划,发展分布式能源,比如开发使用钱塘江潮汐能等。
“保护千岛湖是全流域的共同责任,我们在倡导自觉保护同时,也要强化经济手段。”市政协委员徐光进认为,应该建立千岛湖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进一步保障千岛湖生态环境保护投入,缓解发展与保护的客观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