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是生活品质的最终体现
专家解读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院长 刘维屏
“回顾过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道路,我们有许多生态方面的教训,因此要寻求一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共赢的道路。”在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院长刘维屏看来,杭州出台《关于推进生态型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是实践和落实科学发展的有力抓手,也是提升城市自身魅力和综合竞争力、全民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去年,刘维屏曾参加《中共浙江省委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征求意见座谈会,在仔细阅读杭州此次出台的若干意见后,他认为全篇强调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提出打造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三项核心内容,归纳总结全面,措施保障有力,对杭州的长远发展深具意义。
“杭州提出建设学习型、创新型和生态型‘三型’城市,三者相互统一,相辅相成。”刘维屏说,对一座城市而言,学习是基础,创新是发展前进的驱动力,生态是生活品质的最终体现。他认为,在学习型、创新型和生态型城市建设中,生态型城市最为综合,“以学习促进科技进步,以科技领先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这都是生态经济的范畴,都可归纳到生态型城市中。”
刘维屏认为,生态型城市建设首先要从资源节约型城市建设出发。“当前城市建设中,追求速度、追求表面是不生态的表现”。他举例说,在欧洲,许多城市的建筑都有上百年历史,从整个大资源消耗来说,这不仅是节约型建筑,更是文化型建筑,“城市建筑是一次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我们应向这些国家学习,抓质量,抓内涵,抓文化。”
“建设生态型城市人人有责,没有大家的全面参与,生态经济、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这三大内容就无从抓起。”刘维屏说,政府要发挥好生态型城市建设的主导作用,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同时要扩大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让全体市民、特别是年轻人主动学习生态环保理念,自觉自愿地按照要求担当起建设生态型城市共同的责任。
刘维屏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杭州最具魅力和竞争力的优势和资源,因此,杭州要有超前意识,参照世界先进城市标准,在生态型城市建设指标上要提出更高、更严的要求,抢占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的主动权。(记者 徐墉整理)
生态环境,是一种城市软实力
浙江农林大学高级经济师 杜群飞
杭州打造生态型城市具备较好的条件和基础。近年来,杭州深入实施“环境立市”战略,取得了积极成效,可以说是“一个西湖城中卧,四季风情均不同,一河穿城绣美景,两岸春色入画来。”在我看来,水在城中,城在绿中,人在景中,山、水、城、人融为一体,一座山水清丽、绿色环抱、个性凸现、充满活力的山水园林生态城市已初露芳容。
生态环境是构成现代生产力中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一部分,优质的生态环境是一种资源,是城市发展中软实力的一种体现。站在“十二五”新开局的起点上,把生态作为杭州城市发展的特色之一,出台《关于推进生态型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着力推进生态型城市建设,向世人营销这样一个鲜明形象,是建设国际风景旅游城市,打响“东方休闲之都、生活品质之城”旅游品牌,把杭州推向世界名城的有力抓手。往高度上说,建设生态型城市,有助于杭州旅游会展经济、养生休闲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推动提高杭州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比重,主动拟合世界城市经济发展的轨迹,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而这也必将对于杭州更好地引进优秀人才、先进项目起到重要的作用。
建设生态型城市有利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回归为人类生活服务的本质意旨,是提高市民生活品质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构成市民幸福指数的一部分,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更高生活环境的必然要求。推进生态型城市建设,杭州既名至实归,同时也充满挑战。因为城市建设四面开花的今天,粉尘、噪音、尾气、污水以及各类废弃物等污染和影响日益明显,对城市营运带来巨大压力。
从这个方面说来,建设生态型城市道出了发自杭州全市人民的共同心声,也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参与。生态是一种观念,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文化人文内涵,是一种生活品质和幸福感指数的组成部分。推进生态城市建设,需要全体杭州市民共同参与,添砖加瓦,把杭州城视同自己的小家,珍惜爱护,低碳生活,共同描绘建设更加美好的杭州。(记者 王夏斐整理)
生态型,给城市新发展注入一股强劲的动力
各界说法
淳安县总工会调研员 李晓明
千岛湖,作为淳安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母亲湖”,它还是杭州市及下游其他市、县重要的饮用水源地,其生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杭州市委、市政府在新年伊始,明确提出要推进生态型城市建设,无疑给城市的新发展注入一股强劲的动力,具有极大的战略性意义。
生态型城市,着眼于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社会发展到较高层次的必然要求,重点要通过综合协调城市经济社会活动与资源环境间的相互关系,要求更高,意义更大。
《意见》提出要营造低碳环境。依托杭州有江、有河、有湖、有海、有溪、有湿地的自然禀赋,加强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西湖、千岛湖、湘湖、青山湖、运河、苕溪、寿昌江、浦阳江等重点水资源保护,加强天目山、清凉峰等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江、河、湖、山等自然风景与城市有机结合。加强“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和建设,完善规划设计,有效串联沿线山水景观和文化要素,打造重要的生态景观走廊和经济走廊。
这一点非常有前瞻性。生态好不好,其实也关系到一个城市的形象。
比如一提到临安,大家就想到,那里高达75%的森林覆盖率,这是多好的一张城市品牌。而对大杭州来说,良好的生态环境,自然也是杭州最具魅力、最富竞争力的独特优势和战略资源。不仅有利于进一步增强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的意识,使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和核心价值观,同时将生态环境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产业优势,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占制高点。
此外,打造生态型城市,有利于保持和维护好我市生态环境品牌,树立杭州生态环境好、生态环境保护得好、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得好的形象,实现城市增值和品位提升,推动城市发展迈入新境界。《意见》的出台,一定会让杭州“生态”这块金字招牌更加熠熠生辉。
(记者 孙钥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