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学习型城市综合研讨活动侧记之四
编者按: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杭州市社科联、市社科院邀请了一些专家学者,围绕社科界、社科工作者如何在建设学习型城市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进行了研讨;专家学者同时结合社科界贯彻落实省委书记赵洪祝去年11月下旬在省社科联调研时的讲话精神,充分发挥社科联负责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研究、知识普及、人才评优、学术交流等理论工作联合智库的作用,进行了研讨。现将有关专家精彩观点摘登如下:
社科界要为建设学习型城市勇挑重担
黄中平(《求是》杂志副总编):开展学习型城市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顺应时代潮流、应对时代挑战、坚持与时俱进的必然选择。建设学习型城市,迫切需要社科界积极参与并提供广泛的智力支持。在建设学习型城市中,最重要的任务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人民。只有广大理论工作者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深入浅出地宣传和阐述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回答干部群众提出的热点疑点问题,才能使广大干部群众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科学发展观。理论教育和宣传离不开社科界,传承中华文明、借鉴国外经验和学习专业知识也离不开社科界,现时代对理论创新的要求越来越高。史无前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迫切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创新作为自己成长的方式,深入研究和回答重大现实问题,总结和概括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积极进行理论创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社科界不断提供新的理论成果,就能给理论教育工作和理论宣传工作充实新的内容,从而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杭州市社科界要为开展学习型城市建设勇挑重担,在宣传理论、传播知识、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等方面发挥作用,为把杭州率先建成学习型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要注重提高公众人文素养
陈 荣(浙江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学习型城市建设最根本的目的是要全面提高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其中更要高度重视公众人文素养的培育与提高。
因此,在学习型城市的建设中,广大社科工作者必须自觉承担起责任,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对提升公众人文素养的重要作用,为学习型社会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一是要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也是公众人文素养的核心内容。广大社科界要积极运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广泛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大众。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理解和接受、自觉遵守和奉行的价值理念,使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社会公众的自觉追求,并转化为他们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内在动力。
二是要大力普及社会科学知识。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社会实践对人的知识结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全面,社会公众对各类社科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因此,广大社科工作者要积极借助各类传播手段,构建起覆盖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农村的科普传播网络,全方位地向社会公众普及各类经济、政治、法律、管理、文化等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不断提高公众认识社会现象、分析社会问题、指导社会实践的能力,成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和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三是要大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人文素养的最典型标志是人文精神。它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社科界必须加大对中外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整理,尤其是加大对浙江本土、杭州本地的历史传统、文化特色的提炼、宣传和弘扬,不断提升公众的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
建设学习型城市社科联大有可为
罗卫东(浙江省社科联副主席、浙江大学副校长):学习型城市的创建,既离不开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学习、推广和应用,也离不开社会科学理论和知识的推广普及。推进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扩散,社联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首先,社联有广泛的学会网络,可以将社会科学知识普及推广的触角伸向各个地区、行业和单位;其次,社联拥有较为充分的专家资源,可以为学习型城市建设提供人力资源支撑;第三,地方社联与城市建设的联系非常密切,因此要比一般的学术机构或者研究单位更了解学习的要求,组织学习的针对性也更加强。
社联要充分发挥自己在学习型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就是要创新自己的功能,要适应创建学习型城市这一新任务的要求,在组织体系、工作职能、考评方式、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进行必要的改革和调整。第二,要做好相应的规划和工作计划,明确不同阶段、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工作重点和学习内容。第三,要形成长效工作机制,为此要建立有一定约束力的工作规范和工作制度;第四要形成相应的条件保障体系,要拓展自己的工作空间。
社科工作者要走向社会走向群众
汪俊昌(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中,要起到促进作用,必须加强自我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同时,要紧密联系实际,深入调查研究,向实践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走向社会,走向群众,学习总结实践中的成功经验。深入实际,扎扎实实地开展调查研究。从学习到学习型,学习的工作化到工作的学习化,把个人学习、思考、奋斗与城市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做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模范。
时代赋予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新的重大历史使命,我们责无旁贷。我们要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加强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在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一要深化党的创新理论研究,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程,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二要加强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及时总结成功经验,大力推进理论创新,解答好全市人民在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新的实践过程中关注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及时总结市委市政府领导全市人民在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进程中创造的新鲜经验。三要加强人文社科研究成果的普及转化工作,努力发挥社科理论成果在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中的作用,为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推动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学习型城市建设更加充满活力。
站在前列,有所作为
沈者寿(中共杭州市委原副书记):杭州市委把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作为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一项重大举措,这就抓到了点子上。在全球化激烈竞争的今天,一个国家,一个城市,能不能保持均衡的可持续的发展和繁荣,就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现在,尤其要求我们结合国情,学习借鉴国际的新理念、新制度、新科技、新创造,主动融入全球化。不然的话,就会被边缘化,甚至会被淘汰出局。在这个漫长持久的学习型城市建设中,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站在前列,有所作为,在思想与精神领域真正起到正确导向、引领潮流的作用。
建设学习型城市所涉及的领域很广,提出的任务很多,社科界不能无所不及,面面俱到,而是着重要在深入推进经济与人口、环境的协调发展,推进民主法治的政治建设,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推进执政党的自身建设等方面,创新理论,解惑释疑,破解难题,以推动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不可能是天生的先知先觉者。处在第一线的千千万万个企业、学校、社区、连队等基层单位,每天都有新创造、新奇迹、新经验、新成果在发生。社科界的同志要学得早一些,学得好一些,就不应当钻进象牙塔关在书斋里,去做书本到书本、概念到概念的研究,而应当迈开双脚,深入到火热的群众实践中去,甘拜群众为师,善于从理论上概括、提升群众的实践经验,用以开启人们的心智,回答人们的疑惑,排除改革发展中的种种思想障碍。
哲学社科工作者要起到正确导向、引领潮流的作用,就一定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防止“左”的和右的偏见干扰。譬如推进民主法治的政治改革,既不能把西方的民主模式看做是普世的、唯一的,而不顾中国国情照搬照抄;也不能一谈民主就如临大敌,感到恐惧,看不到民主政治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科学没有最后,学习没有止境,探索没有穷尽。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社科界的同志要带头讲真话,敢于坚持真理,敢于突破不合时宜的陈旧观念。要建设一个充满活力的生气勃勃的执政党,建设充满具有创新能力的现代化城市,就一定要摒弃唯书唯上的学习思维,改变空话套话连篇的党八股式的不良学风,倡导“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独立思考、独立人格精神,这是真正的软实力所在,它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否强大。
架设统筹城乡的思想文化桥梁
曹力铁(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教授):统筹城乡发展,是杭州十二五期间的一项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统筹城乡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通过体制的改革调整利益关系,更要通过思想文化交流增进了解,提高素质。学习是城乡人民有组织的共同的社会行为,是联结城乡人民的精神纽带,通过建设学习型城市,可以在城乡人民中架起思想文化交流的桥梁,增进城乡人民在生活方式、文化习俗上的认同感,不断消除思想文化隔阂,实现城乡人民之间的互动,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建设学习型城市,是统筹城乡的必然要求和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统筹城乡的基础性工程。
参与建设学习型城市,社会科学界义不容辞。建设学习型城市要树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形成人人学习、处处学习的局面,就必须重视解决文化差异问题,就必须关注基层、特别是关注农村、农民和农业。因此,在建设学习型城市中,我们不仅要加强对统筹城乡问题的研究,更要身体力行,到农村中去,到农民中去,到农民工和新市民中去,宣传理论、普及文化知识,在建设学习型城市中架设统筹城乡的思想文化桥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