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6日,早春微凉,阳光正好,吴志夫像往常一样,在儿子家的阳台上四处张望,突然间一连串不幸的意外降临,先是跌倒,后又有什么东西阻塞了气管。午后两点,在急救车到达之前,吴志夫停止了呼吸,次子吴翔说:“爸爸就在我的怀里逐渐没了温度。”
时年,吴志夫84岁,他走完了繁忙的人生旅程。不过,这并不是终点。
很快,在浙江大学医学院,吴志夫的另一段旅行又将开启,那个曾不断激发他生存意志的大脑组织,也被放入中国人脑库存留下来。吴志夫老人是杭州最著名的遗体捐献者,他所倡导并发起的“杭州遗体捐献俱乐部”,已经成为医学界和科学家们所敬重与尊崇的社会组织。
早在35年前,吴志夫就和浙江医科大学(今浙大医学院)签订了遗体捐献协议,那时候,正值壮年的吴志夫为扁桃体癌所困扰,替自己“找一个寄托灵魂的地方,让死亡看上去更有意义些。”这也许是他最初的想法。但不久之后,吴志夫发现,为医学事业所进行的遗体捐献,不仅是身后之事,也是他生活的意义,而癌症更不算什么!
的确,癌症并没有征服吴志夫。虽然这些年,病灶有着多达五次的反复发作,但在积极有效的治疗下,似乎只让他的声音听上去有些沙哑。十年前,吴志夫组织成立了杭州遗体捐献俱乐部,这个俱乐部的初期成员以老人和重症患者为主。这十年间,在俱乐部的每一次聚会上,吴志夫都会用沙哑的嗓音进行演讲,吴志夫说:“我只告诉大家要乐观,要积极,鼓励他们生活下去的勇气。”
当然,人们能够理解俱乐部成立的初衷,他们认认真真地打电话给吴志夫,咨询每一处有关法律,有关伦理,有关医学方面的细节。“这事很难。”吴志夫说,不仅是心理上的纠结,还有来自家庭的阻力。这些年间,俱乐部从最早的红石板新村,到莫干山路,他的办公室已经搬过不下6次。尽管有办公室,人们有时约见他,还是要求把见面地点放在超市之类的地方。因为“怕子女反对,他们觉得,来公共场合即便被人撞见,也就像老友见面,不会有人怀疑。”
他很乐意做这样的掩护,这是理解捐献的必经之路。许多日子里,吴志夫从办公室出发,从翠苑家中出发,像个上班族一样,挤公交,挤地铁,送材料,做家访。慢慢地吴志夫已经为医学科研与教育争取到了超过1000份捐献同意书,而俱乐部成员已经超过2000人。
四年前,我认识了吴志夫老人,跟随他去过疗养院、敬老院和许多社区,得以目睹到人们签下“同意”两字的时刻。那一刻,通常十分平静,笔尖轻盈,人声低语,病房或者卧室里仿佛有着一种对人生的顿悟。不过,也有时候,人们邀请吴志夫到访,仅仅是想知道,除了家人外,究竟还有谁对自己的逝去充满敬意。
2015年10月,吴志夫在一场百岁老人的生日宴上切蛋糕,他热衷于公益活动,他的乐观、豁达,常常能感染同行的人群。
2014年5月,吴志夫在临平参加门球大赛,在老年门球队,他也是个好手。
2014年10月,吴志夫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医学院的标本室。
2017年1月,吴志夫在翠苑的家中休养,去年他又被查出患有牙龈肿瘤,虽然手术顺利,但仍对他的健康造成严重损伤。
2015年4月,吴志夫到转塘的一家疗养院递送捐献同意书。当天,那位老人的子女才得知父亲的想法。子女们说,签字的事情,希望能家里头商量下再决定。
2014年5月,吴志夫在庆春路附近的遗体捐献俱乐部办公室里。因为没有经费,俱乐部的办公室大都借用的是企业场地,几年里来来回回搬了五六次。
2014年10月,浙江大学医学院报告厅内,吴志夫整理好红色绶带,准备登台演讲,这一天的活动中,吴志夫还准备了60岁以上的老人为80岁以上的老人祝寿会。
2014年10月,吴志夫与一位老人在“无语良师碑”前,那一天吴志夫说:“我们聚集一堂,将永远在一起。现在一起开会、聚餐,今后大家也都会在那块纪念碑上重聚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