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上3个月班,睡9个月觉,只因“太脆弱” 姑娘,回乡的路不远,长大的路很长
小莉蜷缩在山路边草堆里,情绪很抵触,对警察一直喊:“不要靠近我!” 记者 钟玮 李维和
昨天上午,家住城北的郑女士向本报热线求助:1月1日傍晚,她外甥女离家出走,在QQ空间的“说说”里留言说要去余杭自杀。本来离家出走这种事,要24小时才能立案的。但大关派出所民警看他们情况紧急,几经周折,很快联系上了余杭黄湖派出所。
当晚11点左右,派出所在余杭一座山里找到了姑娘,当时她已经吃了30多克老鼠药,但买到的可能是劣质的老鼠药,最终被救了回来。
郑女士说:“我特别想感谢民警帮我们救回一条生命,可是外甥女太脆弱了,接下来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外甥女不抗压,一有小挫折就跌倒
昨天中午,记者来到城北郑女士家中,八九十平方米的老房子虽略显拥挤,但也布置得温馨有致。
“我外甥女叫小莉(化名),今年22岁,个子不高,但长相甜美、可爱。”郑女士说,小莉之前在外地读中专,学外贸英语,三年前来到杭州住在她家里,同住的还有75岁的外公,以及郑女士4岁的儿子。
说起外甥女,郑女士一脸焦虑:
“外甥女一年只工作3个月,其他9个月就在家里睡觉。
她毕业三年换了好多工作:酒店前台、房产销售、金融电销,最近一份工作是保险,也是很久前的事了……几乎每份工作都只上了十天半个月,最长一份也只干了几个月,之后就没再上班了。
可能是因为房子是我的,她也没有什么就业压力。一点小挫折就把她难倒,是不是我太宠她了?”
一个诚心的建议,却成走极端的导火索
郑女士说,之所以小莉会出这档子事,可能跟十几天前的一次谈话有关。
郑女士从事销售工作,常年出差奔波在外,今年即将去江西发展。由于担心独自留在杭州的小莉,2016年12月23日那天,郑女士跟小莉商量,问她要不要一起去江西发展,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
郑女士心想小莉一个人待在杭州,这样浑浑噩噩的生活状态肯定不行。于是,郑女士试探性地提议让小莉搬出去租房子住,至少能让她感受到一点生活的压力。
“不是我硬要她搬出去住,就是想让她感受下真实的生活,学会点担当。”郑女士摇摇头,觉得可能是那次谈话成了诱因,让小莉有了轻生的念头,“我们都出生在普通家庭,小时候穷苦日子也是这么过来的,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就这么脆弱呢?”
“她那晚吃了30多克老鼠药啊!幸亏是假冒伪劣产品,才捡回来一条命!”郑女士和从外地赶来的小莉爸妈到了医院才知道,其实小莉早就自己买了老鼠药,一心要寻短见。
从小父母缺位,听不得批评
照片中,那个甜美可爱的小莉,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可能的因素太多了。”郑女士叹了口气。
小莉成长在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家庭中,老家河南,父母是开小餐馆的,大量的时间都忙于生计,家中条件并不算好。这几年,生活才稍有起色。去年,小莉父母在老家购置了一套房,过完年就能住进去了。
小莉爸妈本身文化程度就不高,平时开店忙也没时间管教她。
小莉成绩不太好,甚至连高中都没考上,后来去了广州读中专,当时郑女士还在广州,就一直住她家。
“她从小性格就是听不进批评,喜欢听别人的好话和表扬,这点长大后越来越严重,性格也偏激。”郑女士感慨道。后来她来杭州发展,小莉那会刚毕业,想都没想就跟过来了。
郑女士回忆说,小莉经历了许多的工作失败经历,后来索性一年只上3个月的班,平时在家一睡就是一天。
“我前些日子出差,很久没回家,她就跟我生闷气,躲着我。我爸爸75岁,给她做早餐她不吃;但如果不做,她又嫌弃他不做早饭。给她买点喜欢的巧克力、猪蹄这类吃的,她才会开心一些。”
那为什么要这样宠自己的外甥女?郑女士说是为了报恩,她读书时,小莉的爸妈帮了很大的忙,所以自己工作后,也不想下一辈再吃苦,只是没想到,这个外甥女大家都管不住了。
爸妈要带她回老家,她的未来,还是雾里看花
出事后,小莉爸妈当天就赶来了杭州,准备带女儿回老家,先待一段时间再说。
郑女士说,不是她不愿意让小莉一个人待在自己家,而是不愿意小莉就这样颓废下去,也怕她再做出什么傻事。
“按她的脾气是不想回家的。”郑女士叹了口气,毕竟这几年连春节没回去过。
但还能有什么办法呢?郑女士不知道,小莉爸妈不知道,或许,连小莉自己都不知道。
“我只希望……她能够学会独立,最起码能养活自己。不要让别人操心,毕竟过了年就23岁了。我问她,有人追你吗?她说没有,也不想谈恋爱。”
郑女士心里明白,带小莉回去,只能算是“走一步看一步”的方法。
至于小莉的未来,还是雾里看花。而这个问题不解决,救得了她这一次,那下次怎么办?
微议
如何让“巨婴”成长?
陈浩
为什么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而孩子们的心理越来越脆弱呢?甚至已经长大成人,却对生活、对未来没有目标,得过且过、浑浑噩噩呢?
他们平时很空虚,感觉无所事事,大都很难选择或专注于某个职业,因为社会和职场给不了他们习惯了的安全感——竞争太可怕了,于是常常选择逃避。而逃避的结果就是成为依附于家庭的“巨婴”。
巨婴,即成年婴儿。身体上是成年人了,而心理发展水平却还是婴儿水准。心理学家武志红在《巨婴国》中提到:“巨婴”常常停留在“口欲期”,就是好吃。而“好吃”常常对应的就是“懒做”——因为他们没有目标,不知该做什么,不知该怎么做。
中国的家庭往往对孩子给予最大能力范围内的支撑,但是却不知道,我们在不遗余力为他们提供完美童年的时候,我们让孩子的成长也变得更加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