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鸣街道康复会所会员表演快板说唱感恩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害怕、担心、绝望……三年前,阿燕(化名)刚从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回家时,每天都缩在房间里想:“我是个废人了”。但现在,她能独立生活,大方和人聊天,开朗自信。
改变发生在潮鸣街道康复会所。这是潮鸣街道精心培育的一家公益性社会组织,专为离开医院回到社区的精神疾病患者提供免费精神康复服务。2012年,会所成为国内首家通过国际会所发展中心(ICCD)评估认证的社区精神康复会所,目前有80多个终生会员。
如果杭州市民有康复需求,或有一技之长愿意到会所当志愿者老师,或能提供一些适合会员的工作岗位,都可以联系快公益0571—85051661(工作日11:00-17:00)。记者 黄安琪 通讯员 周华
女儿的礼物
阿燕刚到会所时,脸拉着,不吭声。阿燕出院时,医院推荐了会所,因此虽然住得很远,爸爸还是带着阿燕坐了很久的公交,找到了地方。
会所蛮大,600多平方米,有一个食堂。只要病情稳定,注册成为会所终生会员,就可以和其他会员、会所的职员一起料理事务,“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会所的职员是普通工作人员,有专业社工,也有热心的大姐,都有丰富的社区工作经验。
会员中,年纪大的有五六十岁。阿燕30岁不到,算很年轻了。每天上午8点,会员、职员要坐在一起,商量当天要处理的事务,由会员自告奋勇认领。
会员根据兴趣和能力加入文书部和后勤部:会所每个月都要整理一期刊物,收集会员文章、编辑、排版、打印、装帧等工作就由文书部负责;后勤部侧重动手能力,负责运动会等会所活动,包括平时在食堂洗菜、分发等。
电脑、英语、乐器等课程,则根据会员的能力安排,由有特长、能力强的会员任教。社区里有位居民,是盲人大伯,每周都去会所教大家吹奏葫芦丝。
阿燕喜欢会所的氛围。周一到周五,阿燕都准时出现在会所,风雨无阻。会所职员瞿大姐说,几乎每个会员都有这样的经历,刚开始整天在家睡觉,到会所时精神萎靡,一段时间后开朗自信起来。
像阿燕,今年搬进新家一个人住,经常通过微信和会员分享喜悦。前不久的父亲节,她还准备了礼物给爸爸:亲手写了封信,感恩爸爸的付出,“家里的装潢都是爸爸搞定的”;封了个红包,红包里的500元是她平时从每月低保里攒下的。
学习国际最新理念
创造平等宽松的环境,发挥人的潜能,是ICCD的核心理念。杭州这家街道辖区内的社会组织,是怎么和国际接轨的?
潮鸣街道社会事务科科长陈岚说,康复会所是在工疗站的基础上慢慢形成的。工疗站是为残疾人提供日间照料、简单劳动训练的社会福利机构。
最早,香港一个团队来潮鸣街道工疗站参观时,提到国际上把精神疾病患者和智力障碍人群分开照看的做法。2007年,潮鸣街道在市、区卫生局指导下开始尝试。而且,当时正好有一批热心又爱好手工、诗歌的退休人员,愿意组织社区精神疾病患者一起活动。
2010年,经杭州市心理卫生中心专家牵线,下城区派出4名人员去加拿大多伦多一所精神康复机构培训。多伦多的机构有2000多平方米,政府财政运营,设有超市、餐厅、咖啡吧、冲印部门,除了几位负责的职员,工作人员都是会员。会员的热情、主动,让学习人员印象非常深刻。
通过国际评估后,潮鸣康复会所要和相关国际组织保持联系,接收最新的理念。会所还成立了家属俱乐部,组织家属参加心理学讲座等。这些活动都是免费的,机构怎么运作?陈岚介绍,8位工作人员的工资由街道发放,平时活动的费用来自残联划拨以及公益创投奖金,一年十万元左右。
过渡性就业难题
随着潮鸣康复会所职员们陆续退休,街道想培养一些从事社会工作的年轻人,更好地为会员们服务。去年,在树人大学大学生的帮助下,会所的“跨越藩篱 实现自我”项目参加潮鸣街道举办的公益创投,拿到金奖。
公益创投评审会上,两位会员讲述了自己的康复之路:三十出头的小萍,2014年初到会所时胆小怕生,现在已经可以到过渡就业岗位工作了,同事评价她“理解能力强,速度快,差错少”;28岁的小晨,葫芦丝从零基础开始学现在考了十级,平时还能主持活动、接待访问嘉宾,职员现在动员她参加社工资格考试……
就业、融入社会,是所有会员的梦想,可即使过渡性就业岗位,对他们来说也来之不易。目前,街道辖区内部分单位提供了一些岗位,比如图书管理员、营业员、文档输入等工作,十来位能力较强的会员还得轮流上岗。会所职员瞿大姐说,会员都很珍惜机会,提前准备很久,虽然工作并不难。
ICCD要求,会员经康复训练后必须有25%能实现过渡性就业,尽管人数已经达标,但随着会员的增加,还有哪些岗位可以开放?哪些工作可以尝试?对潮鸣康复会所来说,是一个需要和社会人士一起摸索的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