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这20元钱能要回来的。”秋涛路上一家烧饼店的老板老盛一直坚信着。
在离老盛的烧饼店20多米外的立交桥桥墩上,贴着一张用A4纸打印的告示,标题是《呼唤“良心”》:去年10月17日早上,送(从)此吊上桥墩的3份烧饼、馄饨仍未到店付清,良心都去那(哪)儿了……“你”快回来……
五个月前的三份早点
老盛年过半百,一直潜心研究家乡缙云烧饼的改良。老婆在后厨帮忙,做小馄饨和粉丝。两口子每天清晨5点多开门,晚上8点关门。起早贪黑,做的大多是老客的生意。
贴告示是上个月的事情。“我就是想让来来往往的人知道这件事情。”所以,老盛特地选择贴在当初他送出那三份烧饼和馄饨的那个桥墩。
老盛不是个小气人,借钱给路人的情况也不少,唯独这笔“坏账”,成了他的钩肠债,最后,成了一块心病。
病根在哪?还得从去年10月17日说起,当时,门口的立交桥还在建。当天早上六点多,有个男的喊老盛:“老板,给我们送烧饼上来。”
老盛一看,是一个在桥面施工的男人,对方说,自己和工友连夜施工,肚子很饿。“他们从桥上放下一根施工用的黄色粗绳,上面还系着铁丝。”
老盛马上烤好了三份烧饼,给他们吊了上去。接着,桥上扔下来10元钱。“他们说身上就剩10元钱了。”老盛没多想,平时来光顾的工人很多,也有一时拿不出钱的,他都会让他们赊账。
不一会,桥上又喊话了,还要三碗馄饨。老盛赶紧让老婆做好了,仔细装好后,又给他们吊了上去。算算账,前后总共30元钱,给了10元,还差20元。“总会来给的。”老盛一边忙活,一边等待着。
五个月来的三张告示
一个月过去了,这20元还是没见着。老盛想,兴许是忘记了吧。于是,他贴出了第一个版本的“告示”,大意是请忘了付钱的客人赶紧来把账结清。当时施工还没结束,老盛觉得有人看见的话应该会提醒欠钱的人。又过去一个月,还是没动静,老盛让上初一的女儿写了第二个版本的告示,意思是让施工方领导能关注一下,虽然他并不知道这个领导是谁,“走来走去的人那么多,总会看到吧?”
转眼年也过了,还是毫无音讯,倒是店里一些老客,常会来调笑老盛:“20元钱还回来没有啊?”老盛也就低头笑笑,“还没有,还没有。”
前两份告示都是手写的,日晒雨淋,上面的字迹都看不清了,老盛就去打印了一份。“打印店的老板娘都说我,打印成本还要5元,你合不合算?”
老盛说,真不是钱的事儿。不抽烟,不喝酒,除了研究烧饼,没啥爱好的老盛,回家只能向宝贝女儿吐苦水:“你说爸爸做这件事情应不应该?”
“爸爸,我觉得你还是别把钱太放在心上。”
“但是,实在是心里过不去啊……”
这五个月,老盛的老婆陆大姐在一旁听父女俩翻来覆去说这段对白,已经随他们去了。
可老盛还是没准备就这么算了。“他要是家里困难,付不出来,过来和我说一声,我也就算了。但是,我和我老婆这么大早就给他们做好了送上去,还不给钱,太没良心了。”老盛反反复复说,这钱就是“应该”来还的,他还在等。“写这个告示还想让大家知道,世界上居然有这样的人。”
“可是,你说,这样一写,我是给社会带来了正能量,还是负能量……”临走的时候,老盛突然停下了做烧饼的双手,眼里有了疑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