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4:04,单先生来信:蜡梅与冰雪相伴更显高傲,没有冰雪自己营造。
楼下邻居从她的花盆里分了一枝蜡梅给我,我左看右看总觉得缺点什么,于是我灵机一动。
先将蜡梅枝干和花朵抹上薄薄一层胶水,再撒上面粉,然后用牙签蘸上胶水,一点一点粘在花朵及枝干上。“雪”的厚度和“冰滴”大小可随心所欲,但必须与整个画面协调。最后相机装上近摄镜,按下快门即可。
85100000热线侯海铃:打开单先生的来信,首先被吸引的不是信上的文字,而是随信附上的一张照片。
照片上几朵盛开的蜡梅花覆盖着薄薄的积雪,冰滴几欲坠下,深色的背景更是显得这小小的明黄色蜡梅花娇艳可爱,不看信上的文字,很难想到这冰雪居然是用面粉和胶水制作的。
单先生70岁,退休前是中国经济信息报浙江记者站的记者,除了撰写稿件也兼任摄影记者。单先生说自己是摄影发烧友,18岁就开始玩相机,“那时候一个月工资25元,上交妈妈10元,其他都花在摄影上。年轻时很有激情,记得那时候赶上下雪天,有一次我凌晨三四点就出门,骑个自行车,挎着摄影包拍照去了。”单先生说,“以前用过德国牌子的折叠式相机,用过借的组装的胶片机,去百货大楼买各种器材,感觉那时候拍照比现在费钱。现在我有两部佳能相机,一个微单一个单反,配4个镜头,每个月基本花费200-300元用来冲印照片,立等可取,蛮值得的。”
单先生说摄影水平的提高要靠练,也要善于琢磨。他印象深的有两件事:“我经常去图书馆看摄影画报,国内国外的都看,看看同样的相机为什么拍出来的照片有区别,自己以后在拍的时候也试试。我的摄影也有老师辅导,姐夫是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平时常切磋交流,他手把手教我很多技巧。不过他去年去上海拍桃花,在路上就过世了,我也少了一个最要好的朋友。”
单先生喜欢也擅长拍花卉,每年花卉展必到。“这个冰雪蜡梅也是爱花赏花才得来的灵感。楼下奶奶养着一棵蜡梅树,开得特别好,她给了我一枝,拿回家我是真喜欢,早上醒来看,晚上睡前看,吃饭也要看。但是我发现相机拍出的蜡梅没意境,不美。我就琢磨怎么让它好看,用胶水和面粉是突发奇想,3分钟就完成了,没想到效果这么好。”
不过我们不建议在公园、小区等公共场所这样去弄,还是让它们自然生长比较好。
说到这个蜡梅花,有个小知识也可以分享一下。
每到这个季节,快报也有蜡梅的报道,不少读者也会来电质疑,这个“蜡”是不是写错了,应该是“腊”梅吧。
其实这两个字是通用的。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池昌海教授说:“这个词的首选用法,应该是虫字旁的‘蜡’,古代也是用这个字的。因为蜡梅的花朵质感就像是蜡烛。老百姓也喜欢写成‘腊梅’,指的是它通常在腊月前后开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