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访浙西大山深处的下徐小学爱心图书馆
一侧是高山,一侧是水库;一个又一个急弯。二十里山路,从乡政府所在地通往山里的村庄。
常山县新昌乡下徐小学,有一个杭州日报建立3年的“爱心图书馆”。我们记得,当我们的车子满载着图书,来到那个群山环绕的教学点时,孩子们立即兴奋地围拢过来。他们捧着那些书,眼里闪着亮光。
这让我们觉得,即使跑再远的路,翻再多的山,能把孩子们爱看的书送到他们的手上,都是一件很值得的 事。也许,这就是我们“洒下滴滴汗水,带走缕缕书香”这个活动的意义所在。
前天,冒着零星的雪花和冰冷的寒风,新昌中心小学的余琅老师前往10公里外的下徐小学教学点,回访爱心图书馆。下面,是她为我们发回的报道——
山村小学的图书室
余琅
在乡中心小学工作六年多了,这是我第一次来下徐小学。因为天气不好,昏暗的教室里,几盏节能灯发出微弱的光,两排旧课桌前,孩子们在认真地学习。
这个教学点,只有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孩子。三年级以上的孩子,都到中心小学住校了。
20名孩子,2名教师,1名保安,构成了我们下徐小学所有的风景。
我走进教室,看到图书柜显眼地放在那里,书柜里整整齐齐地摆着图书。有精彩的漫画书,有各种童话故事,也有迷人的科幻作品……孩子们都知道,这些书是从杭州远道而来,在这里散发着悠悠的书香。
两年前,在这里品读这些书的孩子,如今已经去中心学校读书了。这个小小的书柜,送走了渐渐长大的孩子,又迎来懵懂活泼的小读者。
我走进教室,问道:“你们喜欢看书吗?”
他们的回答整齐有力:“喜欢!”
当我问到他们自己家里有多少书时,他们立刻拘束起来,脸上也有了不好意思的表情。是真的,孩子们的家中太缺少图书了。
二年级的谢鹏进,结结巴巴地站起来说,他家里只有《安徒生童话》。
徐静雯说,她家里倒是有许多书,可都被在外打工的妈妈放在杭州。
图书,在这个小山村的孩子们家里,成了稀罕物。
究其根由,我想,闭塞的交通是其一,从这里到最近的镇上买一本书,要走10多公里山路;留守的爷爷奶奶们文化程度低。
其二,他们根本不知道该给孩子们选择怎样的启蒙读物。
也因此,从杭州送来的这些书,就如同洒到小苗身上的雨露,可以滋润孩子们的心灵。
为孩子们管理图书角的是姜老师。他鼓励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书籍,也不约束阅读时间。只要孩子愿意阅读,他都允许。孩子们有时候会把图书角弄乱,他在孩子们回家后,把凌乱的书架又收拾得整整齐齐。
姜老师今年49岁,在这个小山村教了20年书。他28年的教龄生涯,就在这个新昌乡打转。
像下徐小学这样的教学点图书室,图书资源与中心小学可以流动、交换。这样,可以让孩子们读到更多的书。
在与孩子们的交谈中,我得知,一年级的孩子们,因为识字量不大,特别喜欢色彩明艳、故事简单的漫画书。那些好看的图画和好玩的故事,让他们直接明快地从书中获得知识,收获快乐。
二年级的孩子们,则更喜欢情节生动的图书,《昆虫记》、《小英雄雨来》、《寓言故事》在他们当中广泛传阅。这些书籍可以提升想象力,帮助积累语言,奠定更扎实的语文基础。
当孩子们听说,过不久,还会有一批新书,从杭州运过来时,他们全都欢呼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