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凳面”搬到了小河直街,店名叫“老桥头面馆”。
运河边的“板凳面”是很多人的难忘记忆(翻拍)
吃是运河文化中最生活化的一面。都市快报和杭州市运河综保委6月5日推出了一项有趣好玩的活动——“一起发掘运河(杭州段)民间美食”。
老杭州王晓平给我们发来电子邮件,推荐运河边很多人都去吃过的“板凳面”。王先生也因此受邀成为快报品尝运河美食的第一位美食达人。
这家面店惟独多的是方凳
杭州人称之为:骨牌凳
王晓平,60岁,从事酒类贸易。板凳面,他一共吃过两次,老面馆和现在的桥头面馆都去过。
他认为,现在的店与过去的店,各不相同。店大了,环境卫生也上了台阶,不用再坐在门口的凳子上吃了,但还是很留恋过去那种随意散漫的氛围。从写给我们的邮件中,能看出他对“板凳面”颇有感情——
杭州城北,原公司下属有一个批发部就设在桥边,称娑婆桥批发部,也许这座桥就叫娑婆桥吧。桥边不知什么时候,开出了一家小得不能再小的面馆。
说是面馆,其实是桥边路基下,只有四五个平方米,仅一门一窗之地。一只灶台、两只冰箱、一张破桌靠墙角,只能坐得下两三个人。
这家面店惟独多的是方凳,杭州人称之为:“骨牌凳”。此骨牌凳不是让客人坐的,而是用来当小桌子用的。那就有人会问,凳子当了桌子,那么吃面时还有凳子坐吗?自然,客人不是坐小椅子就是坐小骨牌凳啦。到点了,人渐渐地多起来,骨牌凳也常常摆出一字长阵。人们熟了,只管喝酒吃面,从不问起店的名号,久而久之,人们就习惯地称它为“骨牌凳面店”(记者注:也有很多人称之“板凳面”)。
无论是大暑酷热天,还是寒冬腊月日,总是有不少的人,在路边的人行道上,围着骨牌凳或大口大口地喝着啤酒;或闷着头吃着热气腾腾的面。
王晓平说,他多次看到很多开着宝马、奥迪的车主,路远迢迢地赶来吃面。“板凳面真算得上是杭州一家神奇的特色面馆了。”
板凳面,有位叫王水明的读者也来推荐。“上午10点半就来排队,价实量多,没吃过的可以去品尝一下。”
每碗大排面里 加一大一小两块大排
运河边的“板凳面”,快报曾报道过多次。上周四,我也兴冲冲地赶去想吃一碗。
由于前些年城市建设的需要,“板凳面”原来所在的湖墅北路129号已经拆迁,现搬到小河直街1-6号,距离原址不过100米,店名叫“老桥头面馆”。店两层,地方大了,方凳子摆在外面吃面的场景已经没有了。
我到的时候有点晚了,下午2:30,店堂里有四个人,我冲坐在店门旁的黑衣年轻女子喊:来碗大排面。
“没有了。”
“啊。那随便来碗其他面好了。”
“也没有了。”
“才刚过中午饭点,就不营业了啊。”
“一天三四百碗面,早上6:30开始卖,卖到下午2点,差不多卖光了。”黑衣女子说。
这女子是板凳面馆店主杨大妈的儿媳俞建浓。大妈今年六十多了,生意上的事渐渐交给了儿子儿媳,但毕竟做了一辈子,不放心,平常还是在店里照料着。
杨大妈此时正在厨房里烧大排。满满两大锅,烧完舀出往大脸盆里一放,继续再烧。
大排都是儿子早上4点多到菜场买的,汤料则是烧了20多年的“老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