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快报关于开学前几天小学新生家长的报道在读者和网络上引起极大反响,家长、老师和网友们都在热烈讨论这个话题。
小学一年级,孩子和家长要不要这么累?孩子学习,家长需要陪读吗?
杭州市外语实验小学的校长张敏看到这两天的报道,感触很多。他说在网上看到各种跟帖,有指责老师的,有批评学校的,有埋怨教育体制的……针对家长们很纠结的问题,张校长用自己的教学经历和经验做了一些分析总结。
“作为公办小学的校长,一个有24年教学经历的教育工作者,每年都看到一批又一批的新生家长开学焦虑,也看到一批又一批的新生家长适应后变得坦然,我想和一年级的爸妈们分享五句话。”
一: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这句话不仅对孩子说,也是对家长说。当你有了孩子还想做甩手掌柜,这是不可能的。前面越花心力,后面越是轻松。如果0-6岁,家长的陪伴、养育做得很充分,一年级就不会那么辛苦,如果之前家长没有花什么时间和心思,那么一年级就必须要努力了。
一年级是学习兴趣和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家长帮助孩子打好了扎实的基础,今后的路就越走越顺。总之,花时间是必须的,现在不花时间,可能就要一辈子围着孩子转,长痛不如短痛。
至于时间从哪里来?这是一个很残酷的现实问题,每个家庭情况不同,各有各的招。可以请老人帮忙,老人带孩子虽然有一些弊端,至少可以帮着打扫卫生做晚餐,减轻一些负担;可以夫妻间打配合战,可以邻里间或同学间组成互助小组,由不同孩子的爸妈轮流陪伴。
二:零起点不是零准备
现在小学一年级要求“零起点”教学,主要是指各门课程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规定目标进行教学,不得增加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要求,加快教学进度,不要提前在学前阶段教授小学的学习内容。这个零起点主要针对知识技能而言。孩子间的学习差异,很多时候问题并不是出在知识技能方面,而是兴趣、态度、心理、习惯等方面发生了问题。这些如果在入学前没有做好准备,必定会手忙脚乱措手不及。
三: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但是需要家长的帮助
现在一年级的家长在对待孩子做作业这件事上,会有两种极端的做法,要么不管不问放任自流。更多的则是包办代替,孩子心不在焉家长火急火燎,一旁催促责骂,甚至手拿橡皮直接将自认为写得不好的字擦掉。这两种做法都不可取。孩子需要面对作业这件事,这是他的功课,家长要做的是在启程阶段,帮一把。
比如说罚写作业,这个普遍现象就在不断暗示孩子,做作业是一件令人厌恶的事情。这样如何保护孩子这种学习的热情呢?办法有很多,让孩子当老师,和孩子竞赛,不断的鼓励……《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尹建莉有一个“绝招”:惩罚孩子,不让写作业。使用逆向思维刺激孩子对写作业的热情,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四:学校和家庭各司其职,紧密配合,教育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现在很多家长有一种误区,认为孩子的学习是学校的事,对学校要求家长配合的工作,心生抱怨,认为这是学校在转嫁责任。其实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学校和家庭各有侧重,不可相互替代。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目的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只有紧密配合,形成合力,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五:不要让你的孩子成为别人
很多家长的心态都是在比较中搞坏的,本来挺淡定的,看到班里的其他同学识字量大、计算能力好,就不自觉地进入焦虑状态,开始各种恶补,搞得自己和孩子身心疲惫。
以前我在少年宫工作的时候,经常问前来培训的家长为什么给孩子上培训班,大多数家长的答案是因为别人都在学,为什么要让孩子成为别人呢?说到底,还是不够自信缺乏一种安全感,或是父母的虚荣心在作怪。
张校长说,一个班里三四十个学生有差异很正常,要尊重孩子间的差异。不要盲目拔高标准,比如语文一般每个字写3遍左右,争取一个比一个写得好;一年级数学20以内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口算,每分钟8-10题即可,不要一味地求多求快。
面对终身学习,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激发和保持学习的兴趣更为重要。面对无处不在的排名,家长首先要调整好心态,正确看待,第一名永远只有一个,相比较结果,更要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的状态。鼓励孩子做最好的自己,家长不要庸人自扰,处处给孩子挫败感,一次次的告诉孩子“你不行!”,让一个个对学习充满渴望的孩子,还未出发就败下阵来。
张校长希望,一年级的爸爸妈妈们放松心情,轻装上阵,积极面对,享受陪伴孩子成长的每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