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记者 夏丹)
“到2022年,首批7家产业平台营业收入预计可达6000亿元左右,到2025年突破万亿元,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世界级产业集群。”5月21日,浙江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建设新闻发布会上,全省首批7个“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培育对象名单出炉。 代表浙江“顶配版”产业发展平台,“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是指面向重量级未来产业、万亩空间左右、千亿元以上产出的产业平台,被2019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列入大湾区十大标志工程之一。那么,这个全新的产业平台,究竟有哪些玄妙之处? 新平台“新”在哪儿 浙江从不缺乏产业平台。从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到产业集聚区,到近年来如火如荼的特色小镇,都是浙江经济不同发展阶段的代表性平台。那么,如今的“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和上述这些平台有何不同? “第一个是在空间布局上,第二个是定位,第三个是体制机制。”参加当天发布会的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从空间布局上,新产业平台明确在5到10平方公里、万亩左右的区域内,而且是连片的。定位方面,新产业平台的基本特征是面向未来的重量级产业,而且一个平台聚焦一个主导产业,主导产业需占千亿元产值80%以上。在体制机制上,新产业平台增挂牌子,但是不增设机构。”该负责人一一解释。 比如产业定位,新产业平台主要聚焦包括数字经济核心领域、智能装备、航天航空装备、高端生物医药和前沿材料等五大重点方向40余个细分领域。如首批入选的杭州万向创新聚能城产业平台、紫金港数字信息产业平台、大江东航空航天产业平台、宁波杭州湾新区智能汽车产业平台、嘉兴中新嘉善智能传感产业平台、绍兴集成电路产业平台和台州通用航空产业平台,主导产业如平台名字所述,高端且唯一。 换句话说,与以往各类平台空间布局较分散、主导产业较多元的特点相比,新产业平台在地理上更集中、主导产业更聚焦更高端、管理体制更灵活。 从某种意义上看,它是浙江最新升级版的产业平台,代表着浙江未来产业升级的方向。但新产业平台也不是平地起高楼,可以说以往平台的发展基础,恰恰是它的新起点。 万亩空间哪里来 七山一水二分田,是对浙江资源状况最写实的概括。在土地资源极其紧缺的浙江,新产业平台所需的连片“万亩”空间,是如何“挤”出来的? 记者从省自然资源厅了解到,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高质量建设“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的指导意见》的要求,新产业平台建设要遴选优质区块,与现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及下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相衔接,重点在环杭州湾“一港两极三廊四新区”(一港是指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争创自由贸易港,两极是指杭州、宁波两大都市区,三廊是指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宁波甬江科创大走廊、嘉兴G60科创大走廊,四新区是指杭州江东新区、宁波前湾新区、湖州南太湖新区、绍兴滨海新区)以及甬台温临港产业带布局建设一批5至10平方公里的新产业平台。 在嘉善,去年12月30日,计划投资约200亿元的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项目正式签约之时,16.5平方公里园区内已签约腾空农房1531户,交地1万多亩,为新平台腾出大空间,生动地诠释着早已有准备、开局就奔跑的“嘉善速度”。 从打造新产业平台的规划、定位、配套政策,到地方层面的积极有为,充分说明将优质资源汇聚到优质产业上,最终形成新动能,浙江的紧迫感很强。正如省发改委该负责人所言:“新产业平台可以更好地集聚要素资源,打造良好的产业生态链。浙江的资源很紧张,所以一定要节约利用资源,有序开展产业集聚发展工作。” 如何把牢高标准门槛 “要坚持高标准,宁缺毋滥,牢牢定位在5个未来产业重点领域。”省发改委该负责人在发布会上表示。 高标准,在首批七大平台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宁波杭州湾新区智能汽车产业平台,首批平台中产业基础最好,面积也最大。该平台位于宁波杭州湾新区高端产业板块,规划总面积20.8平方公里,集聚了大众、吉利等标杆企业,以及一大批核心零部件配套企业,力争到2022年实现汽车产能150万辆,实现产值1500亿元,智能汽车新车比例超过20%。 杭州紫金湾数字信息产业平台,首批平台中创新创业资源最为丰富。该平台依托紫金港科技城,由紫金众创小镇、云谷小镇、浙江大学、西湖大学两镇两校四大板块构成,拥有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研发中心50余家,集聚了一大批高级人才。 绍兴集成电路产业平台,聚焦最前沿的集成电路产业。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国内集成电路骨干企业落户绍兴。原有产业基础深厚,加上近期中芯国际、豪威科技等一批龙头企业落户,人才、技术、资金正加速集聚。 “从首批平台来看,五大重点产业方向中还缺少高端生物医药和前沿材料两大领域,这将是培育第二批‘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的重要方向。”省发改委该负责人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