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世界浙商论坛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本报记者 杨晓轩 摄
在第四届世界浙商大会上,表彰了“四个强省”领军企业和2017年全球浙商金奖获得者。本报记者 杨晓轩 摄
哈萨克金雕在天上飞翔,伏尔加河水在脚下流淌……复兴的号角正在响彻,全球化的集结号业已吹响,如今的浙商,是改革开放的弄潮儿,是民营企业的生力军,更是全球化融合的先锋队。
今年的世界浙商论坛更聚焦于“世界”二字。新时代、新征程,如何借“一带一路”的东风,成为真正的全球化企业?如何驾新经济的祥云,让企业走得更远?11月29日,第四届世界浙商论坛围绕全球化这一主题,为浙商擘画未来发展蓝图。
全球化与标准化
出人意料的是,在第四届世界浙商论坛上,“标准”成了最热的词汇。
“目前,超过95%的国际标准仍由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主导制定,中国主导的国际标准仅为0.7%,在国际标准竞争格局中总体仍处于弱势。”发言伊始,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主席张晓刚抛出的这个数据就令现场嘉宾大吃一惊。
标准为什么如此重要?张晓刚现场举了个例子:长三角地区随便找一家为耐克做代工的服装厂,生产出来的运动服,一个贴上耐克的标签,一个贴上自己的牌子,价格至少要相差10倍。“这正是众多企业纷纷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努力取得国际话语权最重要的原因。”张晓刚说。
“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对于这句企业界耳熟能详的话,张晓刚认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只是拿到了参与全球竞争的入场券,要想真正走到世界舞台中央,还需要中国企业能够主导更多国际标准。至于“一流企业做标准”,张晓刚认为,能主导标准的企业一定是中国最优秀的企业。
“现在中国企业已推动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我们要面对世界顶级企业的竞争,中国最优秀的企业能不能承担起这个责任?”张晓刚指出,在新的国际市场格局下,标准成为国际关注的热点,中国企业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为中国制造提供有力的支撑,为国际标准化事业发展作出贡献。他向在座的广大浙江企业家提出建议:“浙江作为全国唯一的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省份,也是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广大浙商要承担起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责任。”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认为,一流的企业,有一流的境界,要有一流的担当,标准做出来,应该对人类有意义,“对于阿里巴巴来说,制定标准就是一种担当,要让标准普惠更多人。”
全球化与方法论
浙商怎样参与全球化?如何在全球化中如鱼得水,走得更远?
“马云可能是浙商中参与全球竞争的‘马前卒’。现在,更多浙商想像马云一样‘走出去’了。”在浙商总会秘书长郑宇民看来,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卧薪尝胆,中国可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了。怎么走?“按照过去的路子,去‘排队、站队、跟队’地参与全球化,是行不通的。我们要‘插队’,才有可能进入全球竞争的序列。”郑宇民说。
郑宇民认为,中国的消费已经全球化了,但是产能远远没有全球化,这之间存在严重失衡。马云和宗庆后是最具代表性的浙商,两人的关系也颇具戏剧性。郑宇民告诉台下浙商:“他们两人握手时,手是捏在一起的。”在郑宇民看来,两人是浙商进军全球化的兄弟队伍,马云代表着全球化的消费融合,宗庆后代表着全球化的产能融合,两个人组合在一起,就把消费全球化与产能不全球化的不平衡解决掉,“只有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地向全球进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