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日前瞻
周二A股缩量反弹,创业板指强于沪指。由于周一护盘的一线权重股缺乏继续上涨动力,相反有一定的短调压力,压制着沪指在多数时候绿盘运行;创业板因周一跌幅偏大,短线出现了修复性反弹,但力度和持续性也相对有限。两市总体处于消化整理阶段,市场有一定的企稳意愿,但还不那么令人放心。
接下去市场会怎么走,主板和创业板究竟该怎么看?
权重股未能继续逞强,工行、中行、中石油、中石化等都陷入了小幅调整,制约了沪指的反弹。部分板块龙头短线反弹力度较强,如上海自贸区概念中的上海物贸、次新股中的华大基因、环保股中的环能科技、养老概念中的世荣兆业等,而多数个股弹性偏弱,以弱势反弹为主。
周二同时也是10月收官日。从月线看,沪指尽管在月初和月底各出现一根放量阴线,但整体上了一个小台阶,月涨幅1.33%。创业板指则先扬后抑,月涨幅仅0.15%。由于10月份交易日偏少,月线的缩量目前看问题不大,但11月份若想再有表现,则放量成为首要条件。从时间节点和近日量价配合看,难度有点大。
之前,我们一直对沪指和创业板指比较关注,把他们当作市场最有代表性的两个指数来分析和研判。但是,截至10月31日,中小板指今年累计涨幅为20.93%,不仅远胜其“兄弟”创业板指(今年以来跌4.70%),而且还超过上证指数(今年涨幅9.33%),甚至不输于今年最吸引眼球的上证50指数(今年涨幅22%)。
尤其是沪指见3016点以来的这5个月,沪指最大涨幅为13.41%,而中小板指最大涨幅达25.4%,同期上证50指数最大涨幅为22%!这是为什么?
首先,中小板指形态上优于创业板指。中小板指在2015年6月最高达到12084点,至2016年2月底探至5928点,跌幅约50%;在今年1月,再次探至5992点,形成跨度近一年的双底。依托中期双底,出现了中级反弹。
而创业板指在见顶后的急跌幅度超过中小板,之后在一波反弹后就走出了类似沪指2009年大反弹后的走势——震荡下行,长期阴跌。而今年初创业板指形成双底反弹后,又出现破位下行,直至7月份低见1641点才企稳回升。
其次,中小板上市公司整体质量要高于创业板。由于中小板设立时上市标准等同于主板,成立之初扩容速度也比创业板慢,再加上时间早于创业板数年,沉淀下来一批高成长的龙头个股,如海康威视、科大讯飞、洋河股份、赣锋锂业、比亚迪、顺丰控股、大族激光、老板电器、东方雨虹、摩恩电气、苏宁云商、宁波银行等等。而创业板由于上市标准降低且扩容太快,虽也有大牛股、高价股,但整体数量和质量比不上中小板。
第三,中小板中的权重品种表现突出。在前面提到的个股中,诸如海康威视、顺丰控股、洋河股份、苏宁云商、比亚迪等也是中小板中权重居前的个股,他们多数保持了长牛走势。近期表现也较为突出,推动中小板指持续走强。
回到盘面,短线看,经过周一的洗盘式震荡后,股指按惯例有所企稳,但成交萎缩且反弹力度偏弱,又让人难以得出已有效企稳的结论。预计,沪指持续下跌的可能性不大,强支撑在3350点一带;创业板指则形态偏弱,既有复合三重顶之虞,股指又已接近中线支撑或颈线位,特别是几个高点附近量价配合都不理想,若再次出现带量下跌,则中线走势堪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