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往常一样,还没到中午11时,浦教授家的菜已经送到了小区门口的超市。在杭州城西,这样的蔬菜配送点零零散散布局了数十个,有的是单位,有的是小区物业,有的是小区门口的各色小店,而这些配送点的背后都联系着同一位菜农——老张。
老张大名张德兴,今年63岁,家住余杭仓前镇苕溪村。四年前,当了四十多年木工的他重新回到田地里,参与到浙江大学乡村人居环境研究中心及其下属城乡合作社的农业实践中。如今,他拥有一个超过百人的微信群,每周向20户左右的家庭供应三次菜,月均收入超过5000元。
农业实践的名字叫“小美合作社”。以农民增收为导向,实践一头连着以老张为代表的菜农,另一头则连接浦教授这样的消费者,着力于解决优质农产品的供需矛盾,更希望构建起一种全新的城乡关系。
4亩地里弄“乾坤”
隔着一条水泥小路,两块田,再加三个大棚,4亩多点的面积,是老张的“大乾坤”。伏天的热气迎面扑来,而劳作好一会儿的老张背上早已汗湿。老张的菜是用羊粪施肥的,秉持顺应自然的原则,他的菜地里,只能见到当季的蔬菜。
“这几天忙着翻地,这一片要种上玉米、豇豆,7月下旬马上要种土豆,紧接着还有大蒜、青菜……”他站在田埂边唱出一首“四季歌”。运作几年,老张也有自己的经验,“我的番茄不光用土肥,还会放些菜饼,这样种出的番茄甜度好,还很有光泽。”
一切都要从这片地说起。2012年4月,老张在家门口遇到一位年轻人,询问村里有没有田地可以出租。在交流中,老张得知这位年轻人希望通过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的自然农法模式尝试农业种植。这个年轻人叫钱振澜。那一年,钱振澜和自己的博士生导师、浙大乡村人居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王竹教授开始探索实践“小美”模式。
在王竹眼中,如果没有“人”,再精致的农村建筑设计,也就没了存续的意义。要做些什么,才能改变农民的生存现状?王竹的答案是两个字:产业。找到最良性的细胞,构建起乡村复兴、城市社区农业、乃至城乡一体化的有机生态系统——这也正是小美合作社诞生的初衷:以真实的市场条件作为背景,“小美”提供了两种构架,以老张为代表的模式A采取1个农民对接N户市民家庭的模式,以农民为中心,形成一个菜友单元。
“这种模式的基本特点是耕作面积在15亩以下,以农民家庭或个人为单位的农业种植,强调的是精耕细作、高品质的农产品,同时也必须实现农民务农的较高收益。”钱振澜补充,另一种模式B,则是“浙大小美合作社”微信公众号中上线的其他单品。比如,来自陕西洛川的红富士苹果、山西榆林的小米……与老张的配送受限不同,模式B的单品辐射到全国,链接农户也不限于浙江本地。
“我们希望这两种模式在未来成为规模农业的有机补充。”钱振澜解释,以两种模式为基本合作单元,实践团队希望通过这些单元的有机复制,最终构建起一个打破农村现状的经济体系,让农民再度可以依赖自己的土地,获得长期稳定的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