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听多了各路人马以各种不同的论据、角度来“唱衰”百货业之后,我本不愿意再多说这个话题,但是这次被立做“靶子”的商场实在太特殊了——新世界大丸百货,开在上海最热闹的南京东路上,选择在去年这个实体零售商业“寒冬”时节高调开业,曾被视作转型探索高端精品百货的样本之作。然而一年后晒出的“成绩单”却真有点惨不忍睹:净亏损4.14亿元,连累其母公司上海新世界股份有限公司的净利润也同比下降了78.22%。
零售市场低迷,实体商业正在遭遇发展瓶颈,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只是单纯地用“利润”这样的指标来评判需要花3-5年时间来“养”的百货商场,来评判历经数十年发展的成熟商业业态似乎有失公允。
也是受到了开业前期高调宣传的“蛊惑”,去年我特意去上海逛过一回新世界大丸百货。坦白来说,我没有被它一直标榜的“高颜值”打动,楼层的动线设计和品牌组合也很一般,唯独让我觉得眼前一亮的只有最高楼层的那些日系家居产品。其实,就是这一个“长处”如果能够尽可能地放大,做精做透,未必不能成为支撑整个商场的卖点。只不过,这需要花相当的耐心和时间去等待、打磨。
同样是在上海的商场里,这几天还有一条新闻挺有趣——浦东“巴黎春天”百货商场中庭的那座高近20米的“开心滑梯”本周终于开始启用了,可以直接从商场五楼滑到一楼。为了增加顾客的趣味体验,这家商场还打造了34级的“钢琴阶梯”和“屋顶小镇”。
与想方设法搭建室内滑梯,引入各式主题展览或是儿童、餐饮业态来强化体验感、集聚人气相比,精耕零售本身、做优商品组合,肯定算是拯救实体商业最耗时耗力的笨办法之一,但未必不是好办法。在“双创”热情空前高潮、新兴经济如火如荼的当下,越来越多的资本、人才、社会关注都聚焦在了那些能赚快钱、短期回报率更高的产业、行业,甚至越来越多的商业零售企业也开始抛弃本行另谋发展。但请别忘记,伴随高收益的永远都是高风险。
与其都“押宝”在那只看上去跑得更快的“兔子”身上,倒不如试试做那只有可能会“逆袭”的乌龟。当然,前提是你这只“乌龟”得练好内功、储存足够的体力坚持下去,并且选对了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