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不是万能的——在很多走法律途径的欠薪案件中,这可能是外来务工者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昨日,本报经济新闻报道了两则欠薪案例:务工者们花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走完了法律程序,判决早已生效,但执行却不到位,欠薪企业的资产没有拍卖掉,意味着他们的薪水也迟迟拿不到。
记者就这两起欠薪案,分别采访了相关负责人,结果也颇为无奈——在看似可以理解的“相关程序”、“诸多考虑”这样的言辞间,欠薪企业的资产何时能被成功拍卖,血汗钱何时能够发到手中,外来务工者们看起来只能是被动的等待者。
案例追踪
A
受阻原因:物业需清空拍卖
进展预期:走完常规流程至少还需半年
2012年4月到11月,油漆工周永志与200多名工友在位于紫荆花北路188号的紫荆创业园的一个承包工程中做工。工程完工后,由于创业园投资方杭州富新反光材料有限公司无法回笼资金,且有巨额负债,导致工程承包方无法拿到工程款,无力偿付务工者薪水,被拖欠的薪水总额在600万元左右。后承包方试图通过法律途径追回所欠工程款。相关案件由西湖区法院立案,并在2014年4月宣判,将对富新反光材料有限公司执行资产拍卖,清偿债务,但至今资产拍卖偿债程序尚未执行。
为进一步了解案情,昨日,本报记者再次致电西湖区法院。负责此案审理的法官也对案件详细情况、资产拍卖执行进展进行了解析。
这位法官告诉记者,紫荆创业园中的4幢物业虽归属富新反光材料有限公司所有,但该公司有总计约10亿元的负债,事实上已资不抵债。由此所牵涉的案子超过30个,而欠薪纠纷所涉及的欠款只占总金额的一小部分。富新反光材料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事实上因涉嫌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合同诈骗,已被依法起诉。
“原本创业园物业的承建方是绍兴的永通建设工程公司,建成后由于富新反光材料有限公司没付工程款,导致分包的夏先生和务工者都拿不到钱。”这位法官说。
而清偿债务最终有赖于资产拍卖的执行。负责法官坦言,执行资产拍卖程序目前仍面临一些现实障碍。因园区物业已出租给快捷酒店、小商品市场、工业企业、西式快餐连锁品牌等多方主体,资产情况复杂,最好能腾退清空再进行拍卖。而且腾退清空拍卖价格较高,也有利于偿付更多债务。我们一直在进行梳理和评估,但此后仍需经过预案拟定、风险评估、发布公告、竞价拍卖等流程,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走完上述流程也至少需要半年时间。
案例追踪
B
受阻原因:第一次拍卖流拍
进展预期:正在努力推进,暂无明确期限
“上有老,下有小,4万多的工钱对我来说是很大一个数字,”53岁的王马金给经济热线85051881打电话说。2012年,他曾打工的杭州临安天力机械有限公司因经营不善宣布破产,欠下60余工人150万元工资,法院已经判决公司拍卖固定资产用于还款,但2013年第一次公开拍卖流产后,就再无下文。
接到王马金的投诉后,记者曾与负责此案的临安市人民法院执行法官联系,但电话未能打通。昨天,临安市人民法院办公室主动致电本报解释说,邓法官一直在外地出差,不方便接受记者采访。
法院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就本案的情况做了大致说明。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早在2013年,因为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公司法人章天福曾被拘留45天,此后便下落不明。同年,法院对该公司固定资产进行公开拍卖,但没有成功。
这两年来,法院也在通过各种途径努力寻找章天福的下落。“在网上公布的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上,章天福也名列其中。”但这位工作人员坦言,找到他确实也很难,除了努力也需要运气。
但拿不到钱的工人们会问:抓捕和强制拍卖并不冲突,两者可以同时进行,距第一次拍卖流拍将近两年时间,法院为何迟迟不再启动第二次拍卖?
昨天,记者就此问题询问该工作人员。她给出的解释是:因为第一次拍卖未能成功,对待第二次拍卖就会相对慎重一些,相关人员正在努力推进这项工作,并尽可能提高拍卖成功率。“拍卖并不是唯一途径,我们也在和其他债权人沟通,看有没有可能通过资产重组等方式来解决问题。”
至于这些工作的进展情况及可以预见的期限,她坦言无法给予确切的答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