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杭州农贸市场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提升,标准化的摊位、全封闭的家禽区……逛星级农贸市场像逛超市一样,成为很多老百姓的第一感觉。
昨日上午,市政府召开了杭州市商品交易市场提升发展暨市区农贸市场二次改造提升大会。避开“打造五星级农贸市场”这样的口号,让老百姓在干净的环境里,买上实惠、放心的菜,才是重点。
“老百姓不在乎农贸市场墙上贴的是不是花岗岩,他们是来买菜的!”会上一位市领导如是说,“避免追求 设施豪华、高档的误区,造成资源浪费。要做到科学、实用,有利于经营户经营、有利于消费者购买、有利于市场管理。”
彩电、触摸屏和吸干器配置扩大
市中心的万寿亭农贸市场一口气添置了13台32英寸彩屏电视机、2台触摸屏、1台电子屏和22台电子摄像头;九堡农贸市场则购进了每台价值1.8万元的地坪清洗吸干器……农贸市场看上去“洋气”了,可这些费用会不会转嫁到“马大嫂”身上?
在开会之前,记者先去位于竞舟路上2011年改造过的农贸市场逛了逛。摊主老板说,因为是市里拨款改造的,没有影响到他们的摊位费, “我们的菜不会因为改造涨价。”
对此,市工商局市场处的一位负责人分两部分回答了这个问题:
杭州的农贸市场以国有居多,不完全以盈利为目的,只要保持收支基本平衡就可以了。“改造后,还会采取免摊位费等措施,让经营户安下心来卖菜,把菜尽可能卖便宜。”
而个体农贸市场主办者,改造提升的积极性就不那么高。鼓励他们改造,主要是财政补贴的形式。“城区农贸市场改造费用,市级财政补贴34%、区级补贴33%、市场主办者自己掏33%。”
提升改造一家100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大概需要投入60万—70万元,算下来是每平方米700元的改造费用。市区的个体主办者拿出20万—30万元就能配合市里做好这件事。据悉,下一步,县市区的改造会是重点。
37家农贸市场可刷市民卡买菜
刚挑完菜,手上湿乎乎的,摊主老板找的零钱,有时拿到手又觉得脏兮兮。不少“马大嫂”会有这种感受。
下一步,杭州要大力推广市民卡买菜,就是为了让大家买菜更方便。在翰林、朝晖、拱宸桥、茅廊巷、察院前、松木场、半山7个农贸市场已经开始试点。
走在前面的是朝晖农贸市场。“市民卡的机器坏了,摊主会第一时间来找我们修,说明他们还是有需求的。”市场一位负责人说。
杭州市市场开发服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也提出,此前市民卡合作仅有一家银行,所以许多摊主反映取现不方便,下一步管理部门打算和多家银行开展业务合作,方便经营户取现。
去年,朝晖农贸市场的成交额是2亿元,市民卡的交易占到1%。“虽然很小,但至少我们已经在起步。”该负责人说,“目前下城的7个农贸市场也在试点,杭州已有14个农贸市场可以刷卡买菜,二次提升过程中,在原有基础上再新增23家。”
买完菜有望直接找服务台检测
对老百姓来说,逛菜市场环境当然重要,但最关键的还是希望买到的菜新鲜、安全。
食品安全检测一直是农贸市场改造提升的重点,在杭州城区的样板农贸市场,每天都会对蔬菜进行15个批次左右的抽检。肉菜也有严格的追溯程序。
下一步这项服务还会提升。相关人士透露,今后如果百姓对买到的菜品有质疑,可以直接到服务台去检测。“试点过程考虑到工作量大,会进行名额上的限制,目前计划保证10名消费者的诉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