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为何如此“嚣张” 气象专家揭秘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9-07-31 08:14   

浙江日报(记者 来逸晨)入中伏,迎大暑。七月底,全国迎来了今年以来范围最大、强度最强、持续时间最长的高温天,南方北方一派“火热”。7月26日,此轮高温范围“登顶”,波及人口约8亿人,部分地方体感温度超55℃。在连续发布四天高温黄色预警之后,27日下午18时,中央气象台将其升级为今年首个高温橙色预警。

这波热浪,浙江也卷入其中。除了沿海岛屿以外,各地纷纷落入“高温天”的囊中。27日下午3时15分,龙游站测出39.1℃,“擦枪走火”,差一点冲上40℃。

追踪高温“足迹”,是什么令它如此“嚣张”?它背后有何“靠山”,又有哪些“克星”?高温相伴的夏季生活,该怎样降温散热?跟随记者一起,看气象专家为您揭秘高温背后的“秘密”。

晴热天气因何常驻?

都是副热带高压在“使坏”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7月20日起,浙江的高温天正式拉开序幕。21日,全省用于气温判断的74个常规气象站,超过半数的站点测出温度超过35℃。23日,高温飞速席卷全省。除了沿海地区及高海拔山区,浙江各地区白天最高气温均悬在36℃至38℃之间。

这一切的幕后推手,是谁?

“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娄小芬开门见山。“副热带高压”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在天气预报中常常可以听到它的小名——“副高”。这一位于南、北半球副热带地区的暖性高压系统本应像“仙女腰带”般环绕地球,可由于海陆和地形的差异,被分裂为若干个高压中心,其中,西北太平洋上的高压中心,也就是西北太平洋副高,便是影响我省夏季天气变化的关键因素。

7月中下旬浙江梅雨季戛然而止、高温天立即接棒的背后,也都是因为它的一个动作——西伸北跳!

娄小芬一边拿起笔画了个草图,一边给记者解释:副高的身体主要由“下沉气流”构成,在它控制下的地区,由于下沉辐散比较强烈,低层水汽较难成云致雨,往往呈现出晴空万里的炎热天气;而副高的外衣却是“水”做的,外围常常包围着阵雨,其中,西北太平洋副高南侧,由于受热带东风气流影响,成为热带气旋频繁活动的区域,而在它的北侧、西侧常涌来大量水汽,一旦与冷空气相遇,就会产生降雨。

由此,七月中下旬以后我省的天气变化就好解释了:今年梅雨季,副高位置偏东偏南,因此位于它外围北侧、西侧的浙中南、浙西南地区,便在全省各地降雨量榜单中脱颖而出;17日,副高开始西伸北跳,我省出梅,它的西伸脊自20日开始控制我省,随着进一步深入,23日起,浙江进入副高西伸脊的中心地带,由于此后副高稳定,七月底,高温晴热天气就在浙江常驻了。

那么,下一个问题便来了:日复一日的高温天,何时才会告一段落?副高还会挪动身子吗?

“8月初会有转机!”看着气象资料,娄小芬作出判断。这不,副热带高压也是“走走停停”,呈现出“两周左右一周期”的活动规律。由此,省气象台预计,8月3号以后副高会继续北抬,届时浙江不再位于副高西伸脊中心区域,高温也会稍稍收敛,预计各地最高温度能够下降2℃左右。

事实上,走出浙江,放眼全国,甚至纵观全世界,今年夏季,在全球气候变暖、厄尔尼诺现象持续的大背景下,高温遍地开花,横行全球。

7月19日,世界气象组织证实,2019年6月,全球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气温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其中,欧洲、南美洲、非洲经历了有历史记录以来最热的6月,西欧和中欧的部分国家和地区日平均气温比正常水平高出10℃。

到了7月,全球高温情势仍未明显缓解。7月中下旬,热浪席卷美国东部,许多地区气温高达37.8℃,几个地方创造了新的历史纪录;随后,继六月底的极端高温之后,欧洲再度迎来又一波热浪:法国80省宣布进入橘色酷暑预警,其中20省发布最高级红色警报,逾2000万人受影响;23日,法国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达40-42℃,比利时东北部小镇小布罗赫尔24日气温达39.9℃,打破1947年6月所创下的36.6℃高温纪录……

根据7月28日下午中国气象局发布的地表高温检测图显示,华北大部、黄淮中西部、江淮大部、江汉大部、江南大部、华南局部等地出现大面积地表高温,据统计,河南、江苏、浙江、重庆等地“地表温度”超过50℃的面积百分比超过了行政区域总面积的65%。

“但凡大范围、大幅度的高温天气出现,都和下沉气流形成的暖高压系统有关,即便各国各地叫法不同。”娄小芬说。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来逸晨  编辑:郑海云
返回
能够真正大范围影响气温、浇灭浙江大地“高温之火”的,还得指望浙江夏季的常客——台风。另一方面,2013年,副热带高压主体控制了浙江,而今年西太平洋副高强度偏弱,并且控制浙江的,到目前为止都还是副高的“西伸脊”,下沉气流不如副高主体强,易产生局部热对流天气——午后雷阵雨,缓解了气温升高。得感谢神出鬼没的雷阵雨所幸的是,虽然七月底高温难耐,然而今年7月以来,浙江的高温并不算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