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这些天怎么过?
要密切关注预警并科学降温
“当前,全球变暖的速度和程度,超过了过去2000年的任何类似事件。”7月24日,《自然》及《自然·地球科学》杂志公开的3项研究结论得出了这一判定。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NASA)近日也公布研究报告,自2014年起,南极洲海冰覆盖面积不断缩小,海冰融化不断提速,如今已降至历史最小。太阳热量从被海冰反射转向被海水吸收,会助长全球气温的上升趋势。
气候变暖正使全球各地极端天气的出现频次增大、强度变强。
在这个大背景下,后续我省还会不会出现极端高温天气?对此,省气候中心的预测是:预计今年6月至9月,浙江的高温日数总体将“接近常年或略偏少”,不过,7月下旬到9月的高温日数却是“接近常年或略偏多”。未来,浙江还将出现十余个高温天;最高气温全省大部在37-39℃之间,部分地区可达39℃以上。
言下之意,接下来的日子,浙江高温虽不至于“极端”,然而它的存在感只升不降。面对依旧严峻的高温情势,人们应如何应对?
首先,关注与读懂“高温预警”。每当高温日,各级气象部门便会发布不同颜色的“高温预警”。例如,在本轮高温的“高光时刻”7月26日下午15时左右,我省各地沉浸在大大小小40余个高温橙色预警状态中。
各色高温预警背后透露着怎样的信息?事实上,黄色、橙色、红色,预警信号颜色的加深,意味着高温态势不断增强。其中,黄色预警,代表着发布地日最高气温将连续三天超过35℃;橙色预警,代表发布地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到37℃以上;而红色预警,则预告着发布地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40℃以上。
与此同时,科学防暑降温,成为每一位高温地区居民的夏季生活必修课。个中缘由,还要从“体感温度”说起。
原来,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是在气象观测站中离地1.5米高的百叶箱中测出的,虽然它代表的外界温度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然而真正决定人体感受的,是“体感温度”。
“气温、风速、相对湿度,是对人体体感温度影响最大的三个因素。”娄小芬指出,在风速变大、气温降低、湿度下降这三类情况下,人体体感温度才能够降低。而每当夏天,人们之所以离不开“消暑两大件”——空调、风扇,也在于它们能够有效降低体感温度。
空调需要在密闭空间中进行制冷工作,它能降低气温、降低湿度,是夏季清凉“微气候”制造者。气象学上,微气候被定义为“室内环境”或“人们日常生活的小环境”。空调通过不断“制作”冷空气,将室内的热空气统统逼至密闭空间的上方,使其退无可退,“原地降温”,进而制造出一个相对凉爽的恒温空间。
然而空调长时间使用也容易引起流涕、鼻塞、肌肉疼痛、恶心呕吐等“空调病”症状,且一旦离开,由于室内外温差较大,免疫力差的人群易感冒。
电风扇是通过“加大风力”来降低体感温度的。它通过扇叶高速旋转,产生高速风,加快体表周围空气流动,促进汗液蒸发带走热量。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电流通过电风扇线圈时,会不可避免地产生热量并向外释放,如果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中长时间使用电风扇,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增高周围气温。
当然,炎炎夏季,不论空调中、电扇下,还是室外高温环境中,人体都会因汗液蒸发丢失大量水分,补水便显得尤为重要。专家建议,为了增强身体对暑热天气的适应能力,公众应多饮水,且可适当喝些淡盐水,以补充微量元素。此外,饮水不能过分贪凉,宜多喝热水,在暖胃解渴的同时,还可以刺激毛细血管扩张,帮助降低体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