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7月12日讯(中国蓝融媒体中心 新蓝网记者傅心怡)
本月初,《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垃圾分类”花式上热搜。其实早在2000年6月,杭州就被建设部确定为全国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之一。近20年来,杭州开展垃圾分类的亮点在哪里?面临的短板和困惑又有哪些?本端记者展开调查。
截至目前,杭州全市开展垃圾分类的生活小区有3413个,其中创建垃圾分类示范小区204个。记者调查发现,普通小区与示范小区仍然有不小的差距。
普通小区垃圾分类质量有待提高
与示范小区仍然有明显差距
上城区南星街道复兴南苑是垃圾分类示范小区,记者在现场随机查看了一处垃圾堆放点,绿、黄、红、蓝色的分类垃圾桶有固定位置,且摆放整齐,里头的垃圾分类得井井有条。一位刚好前来丢垃圾的居民张女士告诉记者,小区垃圾分类在城管委多次抽查中的正确率都在98%以上。
但在其他一些小区,情况就有些不同。在江干区五福一苑小区记者看到,分类垃圾桶配备齐全,有固定的位置,垃圾桶上方还标注了分类提示。不过,记者打开标有“厨余垃圾”的绿桶发现,桶内垃圾有点混乱,明明不属于厨余垃圾的纸盒、塑料瓶都混装其内。一旁标有“其它垃圾”的黄桶内,则堆满了包括西瓜皮在内的厨余垃圾。
一位居民王大妈告诉记者:“垃圾要分类,大家知道是知道的,社区也一直在宣传,厨余垃圾袋也有发的。但是距离‘人人都做到’,还是有那么点差距。”
上城区的近江四园也是类似情况,不少厨余垃圾袋被丢在了标有“其它垃圾”的黄桶内,袋内的垃圾也不完全是厨余垃圾。当天下着大雨,一名保洁大伯拿着长嘴钳撑着雨伞在现场,帮助没分类好的垃圾进行再次分类。“有时候要弄一个小时。”大伯边说着,边拖走了一个绿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