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7月12日讯(中国蓝融媒体中心 新蓝网记者傅心怡)
本月初,《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垃圾分类”花式上热搜。其实早在2000年6月,杭州就被建设部确定为全国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之一。近20年来,杭州开展垃圾分类的亮点在哪里?面临的短板和困惑又有哪些?本端记者展开调查。
截至目前,杭州全市开展垃圾分类的生活小区有3413个,其中创建垃圾分类示范小区204个。记者调查发现,普通小区与示范小区仍然有不小的差距。
普通小区垃圾分类质量有待提高
与示范小区仍然有明显差距
上城区南星街道复兴南苑是垃圾分类示范小区,记者在现场随机查看了一处垃圾堆放点,绿、黄、红、蓝色的分类垃圾桶有固定位置,且摆放整齐,里头的垃圾分类得井井有条。一位刚好前来丢垃圾的居民张女士告诉记者,小区垃圾分类在城管委多次抽查中的正确率都在98%以上。
但在其他一些小区,情况就有些不同。在江干区五福一苑小区记者看到,分类垃圾桶配备齐全,有固定的位置,垃圾桶上方还标注了分类提示。不过,记者打开标有“厨余垃圾”的绿桶发现,桶内垃圾有点混乱,明明不属于厨余垃圾的纸盒、塑料瓶都混装其内。一旁标有“其它垃圾”的黄桶内,则堆满了包括西瓜皮在内的厨余垃圾。
一位居民王大妈告诉记者:“垃圾要分类,大家知道是知道的,社区也一直在宣传,厨余垃圾袋也有发的。但是距离‘人人都做到’,还是有那么点差距。”
上城区的近江四园也是类似情况,不少厨余垃圾袋被丢在了标有“其它垃圾”的黄桶内,袋内的垃圾也不完全是厨余垃圾。当天下着大雨,一名保洁大伯拿着长嘴钳撑着雨伞在现场,帮助没分类好的垃圾进行再次分类。“有时候要弄一个小时。”大伯边说着,边拖走了一个绿桶。
酒店式公寓成垃圾不分类重灾区
大多只有一个混装桶
记者调查发现,相比于普通小区,酒店式公寓、长租公寓等颇受年轻人青睐的公寓,垃圾分类工作则更逊一筹。位于盈丰路的龙湖冠寓,一排标着“其他垃圾”的黄色桶和“厨余垃圾”的绿色桶里混装着包括纸箱、外卖餐盒在内的各种垃圾。正下楼丢垃圾的租户罗小姐告诉记者,这些桶是随机摆放的,所以她也没有进行垃圾分类:“以前我住在老小区里,会发厨余垃圾的绿色垃圾袋,那时候就会留意去分一下。现在住到公寓里后,大家都是混装丢的,我就算分了最后也会被混装,所以就没有再分类了。”
离龙湖冠寓不远的诺德财富中心公寓,每层楼都设有垃圾桶,不过,个个都是“可回收物”的蓝色垃圾桶。位于拱墅区的方正360空间大厦,同样每层楼都设有垃圾桶,但并不是分类垃圾桶,里头的垃圾也同样是混装的。
“住公寓的都是学生、年轻人多,自己又不做饭的,叫的外卖一包包来,吃完了就一包包丢出去,餐厨垃圾和包装袋都混在一起丢,没有人会分类的。”一位保洁人员告诉记者,这类公寓物业并没有提出要垃圾分类的要求,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垃圾中转站的混装垃圾 来自公寓、单位、综合体……
曾经不少市民曾跟杭州市城管委反映过“家中垃圾分了类,却被混装混运”的问题。记者在美政桥中转站看到,目前直运单位已做到严格规范清运作业,按照垃圾分类标识颜色,对不同垃圾分别配置相应颜色和标识的车辆进行运输,全面实现“绿车运绿桶、黄车运黄桶”。
不过,比较遗憾的是,虽然桶的清运规范了,但部分中转站桶里的垃圾还是混装的。据了解,这些混装垃圾来自大型写字楼,商场和沿街商铺。位于拱墅区的蓝钻天成综合体,记者看到了这样的一幕:二三十个“厨余垃圾”绿桶和“其它垃圾”黄桶混在一起,里头的垃圾同样也是混装的。“综合体里的厨余垃圾一天产生的量有多大,你可以自己想想看,这个味道都飘到了我们小区里,特别臭。”附近居民抱怨道。
针对近期各媒体针对杭州小区、写字楼、商场、沿街商铺“垃圾分类”现状的调查,记者做了以下梳理:
加强执法 加重处罚 影响征信
今年杭州垃圾分类要做到100%覆盖
就在不久前,海底捞绍兴路店还因为垃圾分类不规范,被城管委“垃圾拒运”。那么,这些写字楼、商场和沿街商铺究竟要不要垃圾分类?
杭州市城管委市容中心分类指导科副科长邵金蔚给出了肯定的回答:“要的。”她告诉记者,记者发现的公寓因不属于生活小区,所以不适用于生活小区四分法的分类制度,但也需要像写字楼、商场、沿街商铺一样进行垃圾分类。
“就目前来说,这一块垃圾没分类也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但这次经过你们的反馈,我们肯定是要对单位这一块加强执法的,特别是公寓,对分类设施的到位情况,要进行排查。”邵金蔚透露,新修订的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在近期公布,“修改前的《条例》存在法律责任偏轻等问题。从执法效果看,处罚力度偏轻,直接影响了前端分类投放质量。新《条例》不但加重了处罚力度,还要和个人征信挂上钩。今年杭州垃圾分类要做到100%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