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记者 金洁珺)
今天,为吴越国文化“发声”的是黎毓馨先生。
黎毓馨
1966年7月生于浙江上虞,1984年至1991年就读北京大学考古学系本科和硕士研究生。
1991年至2003年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其间于2001年主持杭州雷峰塔遗址及地宫发掘,荣获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03年至今担任浙江省博物馆历史文物部主任、研究馆员,致力于吴越国遗物及相关历史文化整理、研究,2011年策展的“吴越胜览——唐宋之间的东南乐国”特展,被评为当年浙江省陈列精品奖。
出版有吴越国时期佛教文物及中国古塔地宫研究的论著多部。
一
公元918年,当“淮人据虔州,贡道乃绝”的时候,钱镠之前率众人凿平钱塘江入杭州湾口“罗刹石”的功效,立马显现。“罗刹石”曾让商人闻之色变,商船海舶到此多为倾覆。
然而,钱镠当年射海潮、平罗刹,是为“善事中国”不绝?
当然不是,这是吴越国的雄心和远见所在。
数十年后,苏轼评说“吴越地方千里,带甲十万,铸山煮海,象犀珠玉之富,甲于天下”,都与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
从自然地理位置来看,吴越国确实占着不少的地利,安心农桑,自给自足不是问题,想仓廪富足也非难事。
难就难在,吴越纵无扩张侵吞称霸之心,但在当时能独善其身吗?诸侯割据中,远交才是更为高明的智慧。
如何远交,如何备战近攻?守着两浙之地的钱镠知道,每一步背后都需要白花花的银子。
银子从何而来?
吴越国主钱镠认真想了想自己有什么。
他拥有余姚上林湖越窑,守着秘色瓷烧造的最高技艺;也有着可以制作精良瓷器的楠溪江畔的瓯窑;他还有湖州丝绸,还有苏杭一大批优秀的织娘绣娘;各州县内都有成片的茶园,产着当时的名茶;郡县内更汇聚着从中原避战祸而来的能工巧匠……他有着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力。
自己有的,别人真不一定有。他所贡奉的中原朝廷,年年征战,加上之前天灾遗祸,中原的经济生产几乎无从说起。
再偏远,皆是蛮荒之地,物产想必更是匮乏。
钱镠看了看杭州城的城防地图,海塘已修,罗刹石已平,杭州上可接内河,下可连大海,港口优势越发明显。再加上,他还有明州(现在的宁波),这个已然十分成熟的港口。
虽说大海诡谲多变,然而海运通商比陆路要来得更为方便,更有自主权。
钱镠的手指顺着东奔的钱塘江,过杭州湾,指向那未能尽收入图内的浩淼大海。
得通商,得开放,得主动,才能繁荣经济,才能保境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