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黄高铁边上瓦窑里考古现场 富阳6000年历史在这里穿越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9-01-08 07:24   

考古发掘现场。

钱江晚报(记者 张蓉 文/摄)如今的杭州市富阳区大源镇亭山村,有一个名为“瓦窑里”的地方。村子因杭黄铁路的施工而迁走了,这个地方却更引人关注——

2018年12月25日,杭黄高铁开通首日,它的北侧200米外,瓦窑里的考古发掘也完成最后的清理工作。历时半年,它给了考古人太多惊喜:5000多年前的崧泽文化晚期、良渚文化早中期墓葬、村中砂石路及历史时期砖窑等遗迹共30多处;出土陶器、石器、玉器、印纹陶器、青瓷器、铁器、铜器等400多件。

这是迄今为止,富阳年代最早、出土文物最丰富的遗址。它空前地推进富阳历史文化的纵深,也为浙江史前文化的扩散传播历程作出最佳注解。近日,钱报记者作为首批观众,在富阳博物馆见到了这400多件器物。

老秦57岁,土生土长的瓦窑里村人。2017年11月,他搬走了,“这年4月,一群陌生人来测了一次,说我们这片地底下有文物!”

老秦将信将疑。

2018年6月20日开始,这群人真的住进了村子。老秦几乎每天都会来瞧瞧。他眼看着土越挖越深,地下的秘密一点点被揭开,“最开始挖的就是我家那一亩半地,挖出好多宝贝!他们都说我这是风水宝地。”

老秦口中的“他们”,正是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以下简称“省考古所”)的工作人员,由史前考古室主任孙国平带队——他们已经第三次进驻瓦窑里了。

瓦窑里遗址的发现早在9年前。2010年,杭黄铁路正要施工,省考古所对沿线进行考古调查。工地北侧,这处遗址意外显现;2016年、2017年,省考古所会同富阳博物馆对瓦窑里遗址进行了两次小范围抢救性发掘,惊喜发现了马家浜文化晚期、良渚文化时期的丰富遗迹、遗物,将富阳人文历史一下子追溯到了6000多年前;2018年上半年,随着高铁站周边拆迁改造,瓦窑里遗址再次迎来发掘契机。

这次发掘原本预计在2018年9月底结束,可意外发现接踵而至,发掘范围逐渐扩大到近2000平方米,持续了整整半年,“这是富阳年代最早、出土文物最丰富的遗址。”孙国平说,“我们更加可以确定,发源于浙北的史前文化是通过富春江两岸沿江区域传播到了浙江中部和西南部地区,富阳是浙江远古历史的重要驿站。”

瓦窑里那些“挖”出来的故事

5000年前,富春江流域已经盛行饮酒

陶过滤器 

从崧泽文化晚期至良渚文化早期,到商周、汉六朝,再到宋代,绵延四个历史阶段的近30座墓葬此次浮现于世,拼凑出了富阳先人的生活图景,更证明瓦窑里一带始终是一处稳定的历史聚落区。

散落着崧泽文化晚期至良渚文化早期的20多座墓葬,组成了一大片墓地——这意味着,在这片宝地,富阳先民已长眠了5000多年,“这些墓葬规模、随葬品数量、器物配置都差不多,说明当时这里还没有形成等级分化,社会成员之间的地位和财富相对平等。”孙国平告诉钱报记者,出土的100多件完整器物以陶器为主,包括鼎、豆、罐等先民日常生活用具,还有少量石器和小件玉器。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记者 张蓉 文/摄  编辑:郑海云
返回
2016年、2017年,省考古所会同富阳博物馆对瓦窑里遗址进行了两次小范围抢救性发掘,惊喜发现了马家浜文化晚期、良渚文化时期的丰富遗迹、遗物,将富阳人文历史一下子追溯到了6000多年前。鹅卵石藏着吃的学问,汉代武士或许也爱描眉画眼充当开果器的鹅卵石瓦窑里出土的器物共400多件,包括陶器、石器、玉器、印纹陶器、青瓷器、铁器、铜器等,有不少有趣的发现。”瓦窑里那些“挖”出来的故事5000年前,富春江流域已经盛行饮酒陶过滤器从崧泽文化晚期至良渚文化早期,到商周、汉六朝,再到宋代,绵延四个历史阶段的近30座墓葬此次浮现于世,拼凑出了富阳先人的生活图景,更证明瓦窑里一带始终是一处稳定的历史聚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