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桥这只大白鹅你还有印象吗?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8-08-26 08:05   

老沈自制摄影集里的160多张照片 见证了丁桥翻天覆地变化的四十年

《家乡四十年变迁》摄影集终于做好了。20页,160多张照片。里面装的,是江干丁桥的故事。

摄影集是79岁的沈炳涛做的,一共做了130本,花了他近3个月。8月14日上午,他挑了几本,送给了几位老朋友。

老沈说,“这些照片,见证了家乡丁桥四十年翻天覆地的变化。”

丁桥,就是现在的丁兰街道。南连沪杭高铁和笕桥机场、北靠皋亭山,是远近闻名的孝道之乡。记者 林建安 通讯员 胡雯琴

结婚时花1.5元租的相机

成功帮新娘子“解了围”

老沈早些年做过老师,教物理和数学。后来到公社文化站干起了宣传工作,他觉得如鱼得水。

“拍拍照片,编编文字,是最喜欢的了。”一干就是20多年。

爱到什么程度?结婚时,也不忘借一部相机来拍。

这张照片,是1961年12月28日下午2点左右拍的。“老沈”还是“小沈”。

当天早上6点,小沈骑上自行车出发去接新娘,目的地——临平山北小林公社轴头村。自行车还是他早一天从住在笕桥的表哥家里借来的。

一辆车,一个人,什么也没带,就把新娘给接回来了。送新娘的,是新娘的弟弟,当时还在读高三。

3个人推着自行车,一路赶到临平西洋桥,准备搭一段从许村开往艮山门的轮船,能少走几里路。可惜晚了一步。等他们赶到时,船已开出老远。3人只好沿着沪杭铁路,从临平一路走到丁桥。

等3人赶到家时,已经是下午,喜宴都快结束了。两位新人倒也不在意,洗了把脸,吃过一碗糖桂圆,不慌不忙入了席。

小伢儿们早就等不及了,一窝蜂地围过来讨喜糖吃。

“这可真是为难了。”老沈说,当年买糖得凭票子,不是光有钱就能买得到的,好不容易买到的几斤“赤膊硬糖”,也是自己再用红纸包好的。“所以也实在没有多少喜糖可以发。”

看着新娘子犯难,老沈蹦出了个法子,拿出相机“解围”,于是就有了这张照片。

“在当时,拍照也是件很稀奇的事啊。”老沈成功把小家伙们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

相机是海鸥牌的一款胶卷机,租金1.5元一天,老沈租了一天。照片里的这7个小孩,当时穿的都是家里最好的衣服,看着自己“住”进了这个小框框,这种从未有过的欢喜,不输拿到几颗喜糖。

从草棚到平房,再到楼房

“更好的日子,都在后头”

老照片里,7个小孩身后的那间草棚,就是老沈的婚房。右边屋顶颜色较深的那间,是他叔叔家。因为老沈结婚,家里人就用新稻草覆了一层,所以看起来比较新一些。

紧挨着的3间草棚,住了三兄弟,加起来11口人,“在当时算是大户人家了”。

草棚的“墙”,是用竹篾和草片围了一圈。天花板也是用麻秆铺的。结婚时,老沈在草棚房里,四周用纸糊了糊,“蛮漂亮”。

1966年春天,小叔家的两位堂兄弟搬走了,老沈在原地重新建了三间“草房”,把西间房门砌起了砖墙,还装上敞亮的玻璃窗,煞是好看。“当时住草房的人家,几乎没有装玻璃窗户的。”老沈也算是率先赶了趟时髦。

日子越过越好。1975年夏天,老沈又把草房改成三间“平瓦房”,白墙黑瓦。

1988年秋天,老沈又把三间平房,改成了三间“楼房”。1996年夏天,老沈又把两层半的楼房装修了一番,

在三面建起了钢管围墙,安装了铝合金的大墙门,大门台上,还盖了彩钢瓦,很是“洋气”。

从草棚到平房,再到楼房,这三次升级换代,被称作是丁桥房子的“三级跳”。上世纪90年代末,村子里先致富的人,还盖起了别墅。

原来老房子的位置,在丁兰幼儿园东侧的勤丰港东岸,现在已经是美丽的景观游步道了。老沈常说:“更好的日子,都在后头。”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林建安 通讯员 胡雯琴 照片(除效果图外)均由沈炳涛提供  编辑:高婷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