莼菜好吃却难采 更难的是这营生后继乏人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8-05-03 07:21   

    小小莼菜,采起来可真不容易

    钱报记者探访西湖莼菜主产地双浦镇铜鉴湖村,今年的莼菜采摘季刚开始

    光看这姿势,这活你干得了吗?所以村民说这里做莼菜营生的越来越少

    潘阿凤在田间采莼菜。

    胶质感越厚的莼菜价格越高。

    凌晨3点,潘阿凤起床。

    每年差不多从4月中旬起,她的作息就改变了。简单洗漱后扒上几口早餐,潘阿凤推着电动车出门。

    路并不好走,她要在4点前,赶到5公里外的铜鉴湖村下地干活——自家的莼菜成熟了。

    “西湖莼菜胜东吴,三月春波绿满湖。”潘阿凤所在的杭州市西湖区双浦镇铜鉴湖村是西湖莼菜的主产地,因为生长环境适宜,这儿的莼菜芽头粗壮,胶质厚腻,每年的产量都在数百吨。在上世纪90年代,双浦的莼菜种植面积一度超过2000亩,而如今,这一数字已锐减到不到百亩。

    近日,钱报记者探访这个以西湖莼菜著称的村子,村里做莼菜营生的人,越来越少。

    “时节一过,就卖不上好价钱了”

    早上9点的铜鉴湖村,气温已是25摄氏度,烈阳照得人脸上发热,钱报记者在水田旁站不到一刻钟,就汗涔涔一片。

    而此时,潘阿凤已经趴在船上,在水田里采了近5个小时的莼菜。她没来得及换下早晨御寒的毛线衫,尽管头上蒙着毛巾,但强烈的光线反射依然照得她满脸通红,大颗汗珠从鬓角滑落。

    潘阿凤身体朝下,趴在一条特制的采莼小木艇上。船身长2米左右,深不过30公分,上面支着遮阳用的油蓬,尾部压着两块水泥砖作压舱石。她趴在船头,身下垫着一条橡胶内胎,这是船上唯一的“享受”,是她从拖拉机轮胎里扒出来的。

    她的上身探出船体,手上戴着胶质袖套和无指手套,“早上的时候,水冷得很”,凌晨光线不好,为了方便采莼,她甚至在头顶绑了一个探灯。双臂作桨,她一边划拉着,拨开水面上的田田莼叶,一边两眼直直地向水里搜寻着,两手不停地掐下水下深处的嫩芽与细叶,穿着胶鞋的双脚为了保持平衡而不断调整着姿势。钱报记者也尝试了一下,稠厚的粘液让莼菜直往手外滑,连捏住都很困难。

    水田大约有两亩,潘阿凤沿着直线来回采摘,20多米的长度要花去她近一个小时的时间。

    和茶叶相类似,这个时节的莼菜刚刚抽新芽,是最鲜嫩的时候,一过了6月天气转热,“叶片开始变大,下面的嫩芽一发黑,就卖不上好价钱了”。因此,潘阿凤必须抓紧这1个多月的时间。她每天4点上船开工,趴下身子,仰直脖子,双手像虾钳般不断伸入水面,再将莼叶通过船头的小口甩入舱体。除了午饭,她一直保持着这一姿势,直到下午。

    采上来的莼叶,还要分类。莼菜质量按叶片分为三等,最好的是刚长成的嫩梢,还不到1厘米的芽头外裹满稠液;次一等的则是2-3厘米长的卷叶,嫩叶还未张开,透明的胶质顺着细茎淌下;最下的叶片已基本张开,4-5厘米长的叶片上还有少许粘液。潘阿凤双手翻飞,为了方便掐摘,她把指甲留得很长,经年累月,十个指甲嵌满了黝黑的淤泥。

    一上午近百斤的莼叶,她要在下午2点半以前分摘完,卖给在村口公路上设点的收购商。

    “年轻人哪受得了这个苦”

    潘阿凤今年55岁,做这个行当已有30年。

    30年前,儿子出生,她花了100元请木匠打下这艘木艇,开始采莼补贴家用。

    今年初夏,她的“采莼”生涯第一次出现了危机。“田荒了不少,本以为种不了了。”去年,铜鉴湖村被列入了整村搬离项目之中,潘阿凤和许多莼农都搬到了周边的转塘、周浦、富阳等地。村民的土地也全部流转给了企业,一位村民告诉记者,“一年2000元包给了别人,说是要挖铜鉴湖。”结果,湖还没开挖,地却已经荒了。潘阿凤指了指边上好几亩的淤塘,“去年还是上好的水田,没水立马就荒了。”

    记者望去,水渠停用后田垄倾颓,荒草正从四边向中心侵入。“我老公能干的。”说起自己的丈夫潘阿凤的语气里满是骄傲,正是他从远处的鱼塘引水,家里的三亩水田才“幸免于难”。

    今年,因为缺水,莼菜的收成也不好,“水浅了点,莼菜的胶质就没那么厚。”

    这几年,越来越多的莼菜加工厂选择去外地办厂。

    “去年本地的厂子关停后,我就把工作重心挪到重庆。”当地一位加工厂厂长告诉钱报记者,“那边种植条件不错,莼菜品质也高。”有村民跟着去外地采莼,“给老板打工,教别人采莼菜,300元一天,还没这么累。”

    因为各种原因,双浦镇的莼菜产业正在不断萎缩。

    这位厂长回忆道,改革开放后镇上开始大规模种植莼菜,上世纪90年代巅峰时,铜鉴湖村等周边几个村的莼菜田一共超过2000亩,其中仅铜鉴湖村就有10家莼菜企业,产品大部分销往日本、韩国等地。“种莼菜收入不错,改善了不少村民的生活。”

    2010年,莼菜田缩减到了1000余亩,而如今,村里的水田仅剩百亩。记者了解到,莼菜收购价格是影响种植的另一因素。“嫩芽10元一斤,细叶3元,大叶子1元。”潘阿凤说这几年莼菜价格一直维持在这个水平,今年只有一家收购商,细叶价格比往年还低些。效益下来了,愿意种的人就更少了。

    记者走了一圈,还在采莼菜的村民只剩下了十几位。潘阿凤在他们中算是年纪最小的,有两位年长者已经超过70岁。

    “年轻人谁受得了这个辛苦。”潘阿凤有些无奈。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记者 俞任飞 文/摄  编辑:高婷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