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区头5月完成23个城中村改造签约 跑出“加速度”创造“新奇迹”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7-06-13 08:14   

    初夏,西湖区312平方公里大地上捷报频传。

    在留下,茶市街、留下、横街三个社区4天完成整村搬迁集中签约356户,签约率100%。

    在三墩,仅9天时间,双桥片就完成签约2387户,签约量相当于西湖区2016年全年的总和。

    在翠苑,宋江苑城中村5天完成全部114户签约,这个被很多人称为“进杭打工第一站”的城中村,迈出了变身的第一步。

    在西溪,武林村文三巷49户住户2天签约,15天腾空,15天拆平,被“脏乱差”遮蔽多年的土地,见到了久违的阳光。

    ……

    在杭州城中村改造的“版图”上,西湖区的任务最为艰巨。然而,西湖区并没有退缩,打赢了一场场攻坚克难的漂亮仗——

    2016年底,西湖区正式启动“美丽西湖行动”,3年内改造70个城中村、建设27个美丽乡村。在2016年完成32个城中村改造的基础上,2017年西湖区又跑出“加速度”,截至5月底已全面完成23个村的签约,签约住户4988户、企业34家,腾空拆除2246户。

    “时间之短,效率之高,一次次刷新西湖纪录,创造西湖奇迹。”西湖区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城中村的改造工作,充分展示了西湖铁军的工作状态与工作激情。未来,西湖区还将抓紧谋划,加快推进,续写“美丽西湖行动”新奇迹。

    攻坚——热起来、干起来、比起来

兰家湾新貌

兰家湾新貌

    “美丽西湖行动”,正值杭州开始新一轮城中村改造攻坚战的当口。根据计划,杭州将在“十三五”期间待改造的246个城中村,西湖区就占到了其中的近1/3。

    重任当前,200多名西湖区干部奔赴周边8个县市学习考察。其中,“城中村改造”“小城镇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是关键环节。由此开始,西湖区的党员干部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热起来、干起来、比起来”的热潮——

    西溪路改造是“美丽西湖行动”的首战,留下街道180多名党员干部白天连着黑夜,奋战在走访的第一线。哪里有困难,他们就出现在哪里。横街社区的王大姐是失业下岗人员,拆迁工作组主动联系人社站,帮她找到适合岗位,解决了她的后顾之忧。感动之余,王大姐说服了家人,第一时间来签约;金鱼井村的整村拆迁中,42位70周岁以上的老人行动不便,为了给他们找房,社区工作人员把周边跑了个遍,寻址、整修、搬迁……老人们最终住进了院落、公共厨房、单独卫生间、集体餐厅一应俱全的集体公寓。

    蒋村区块的拆迁,是众所周知的“老大难”,数十户农户拖了10多年未能签约,严重阻碍该区域城中村改造步伐。蒋村街道成立了拆迁攻坚“清零”领导小组,260多位党员干部一户接一户持续做工作。蒋村的杨某开始一直拒绝签约,工作组每天上门跟他聊天,杨某终于吐露心声:原来,他不是不愿拆,而是与子女有隔阂,担心拆了以后财产问题无法解决。工作组立即找来了律师、人民调解员,分头做杨某和后辈们的工作,最终顺利签约。除此之外,工作组不厌其烦,帮忙解决了子女入学、就业、户口、劳保等具体问题,让不少“老大难”拆迁户消除了心结。

    在城中村改造的过程中,西湖区党员干部有自己的“硬”,即坚持阳光拆迁,政策“一把尺子量到底”;也有自己的“软”,即注意工作方式方法,用巧力化解矛盾。在武林城中村的拆迁中,西溪街道牵头成立了12人组成的村民代表小组。这些村民代表都是热心肠、能在大伙儿中说得上话的。在拆迁过程中,村民代表小组成了“桥梁”:拆迁办先给村民代表开会,接着村民代表再找其他村民。拆迁政策、补偿方案等,居民代表先搞懂,再去给其他居民解释,让拆迁少走了很多弯路。

    在“美丽西湖行动”中,类似的事例还有不少。例如区领导牵头,成立由国土、城管、税务、民政组成的“美丽镇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并建立处理问题的完整机制;例如,党员干部自身带头,包户到人,通过辐射带动亲朋好友签约;又例如,不同区块工作组打通人员,“老兵”带“新兵”,大大增加了拆迁的效率,加快了城中村改造的进程。

    蜕变——幸福的生活看得见

端午龙舟赛

端午龙舟赛

    5月30日下午1点,震天的鼓声中,32条龙舟在紫金港河劈波斩浪,从增福寺附近出发,一路向南奔向谢家桥。

    这是文新街道骆家庄的端午龙舟赛。刚改造完成的城中村,给这个已延续上百年的传统习俗,赋予了新的意味:今年,龙舟赛从以往的18条龙舟参赛,增加到了32条。除了龙舟赛,还有龙船宴。在骆家庄西苑的主干道上,三横一纵,村民烧制的300多桌佳肴,组成了一个大大的“丰”字。

    300多桌的龙船宴放在露天吃,这在过去的骆家庄是无法想象的。2015年下半年起,分布在村内主干道两侧的餐饮店,有的直接关停,有的搬迁到了村外沿街的标准店面房;500多幢破旧的农居房,变成了统一的四层小楼;过去已寸草不生的绿化带,又被重新种了上去;村里拆了上万个防盗窗,配备24小时巡逻力量,引进绿城物业……正因为城中村改造清出来的新空间,才有了规模盛大的龙船宴。

    变化,发生在西湖区的每一个角落。“今年卖春茶的收入,比往年任何时候都要多。”45岁的王清伟喜滋滋地说。

    王清伟家在转塘街道上城埭村,正位于龙坞茶镇的核心。在这里,几乎家家户户世代以种茶、卖茶为生。2015年,龙坞启动了11个村的环境综合整治,王清伟很快体会到了“变”的好处:门口的路宽了,过去连三轮车都挤不过来,如今可以并排开两辆小车;过去漫天密布的电线,全部从地上藏到了地下;户户门口有景观庭院,公共自行车借还点也建起来了……

    2015年起,龙坞11个村累计拆除3200多处、总面积约24万平方米的违建,修缮了400条村道,新建了90多个公园,改造了2000多户庭院。龙坞更美了,游客的数量也不断增加。据统计,2017年1至5月,龙坞地区的游客人数达86.83万人,同比上升近5成。

    除了城里“村”,还有镇里的“村”和乡间的“村”。截至目前,三墩镇已完成拆违约45万平方米,拆除围墙5万余米,清除违法堆场24处;双浦镇在9个村的广袤田野中,清理了370多处堆场,清运了上百万吨的建材。对于西湖区老百姓来说,环境改善了,意味着生活质量的提高;空间腾出了,未来更幸福的生活就在眼前。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赵路 高静玮  编辑:余彦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