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峰会闭幕这一天,光是发布会的行程就排满了整整一页A4纸。
新闻中心内,各家媒体对新鲜热点的抢夺一刻都没放松。尽管,在短短的茶歇间,多位记者选择以“沙发瘫”的形式对几夜无眠略作补充,但是在中心大屏幕实时直播开始的一刹那,大家都跳了过来,铆足劲,要给峰会报道来一个完美的收尾。
让G20峰会新闻中心高效运转的,有默默付出的大学生志愿者和工作人员,还有当然不能被忽略的,是来自全球、无边界工作在一起的记者们。
整整五个日日夜夜,我们无法忘记,更值得记录和慢慢回忆。
G20杭州峰会新闻中心的志愿者“小青荷”
小荷才露尖尖角
每天走进新闻中心的大门,海内外的记者们总能见到这样一幅场景:圆形环绕搭建的天蓝色平台内侧,多位身着蓝绿色调、融合杭州元素服装的志愿者面带微笑,雅然而立。
从新闻中心开放的第一天起,来自浙江大学及省内一些高校的230多位大学生志愿者,就一直轮流服务。
在新闻中心,被亲切称为“小青荷”的志愿者们,他们有的专门在咨询台服务,也有的在工作区不断走动,随时解答记者们的疑惑,也有的在发布厅,用耐心和微笑来接待外宾。
“我们被问到最多的问题,主要还是来回班车的具体时间和位置,以及不同媒体工作间的路线。”咨询台志愿者代表黄朝文说,“除此之外,我们还提供失物招领,采访申请以及双语电话等多种志愿者服务项目。”
记者了解到,志愿者咨询台对每天收到的咨询提问都有记录。黄朝文说,新闻中心刚开放的头一天,咨询台就接受了350条左右的问询,而在第二天,这个数字则上涨到了400多。
“不过之后几天,咨询台的工作量就有所下降了,内容上也更多地向工作服务类变化。像路线、设备使用之类的问题越来越少,这说明记者们很快就熟悉了现场环境。”黄朝文说。
另一位志愿者倪允来自浙江传媒学院。在这几天里,她主要负责在发布厅处理日程记录,也要参加现场管理等工作。
倪允坦言,这几天自己觉得特别辛苦,却又学有所得。早上6点半在下沙校区集合,直到晚上8点工作结束再返回学校。几乎每晚都是躺下就睡着。
可另一方面,难得一遇高规格的峰会也让这群大学生们受益无穷。新闻中心的发布厅由外交部直接负责管理,所以日常的工作上需要非常细致,从内容、格式、甚至于标点符号,都需要一丝不苟,不能出错。
辛苦归辛苦,在新闻中心能遇见各国领导人却让倪允感到特别兴奋。
连日的辛苦,将会是志愿者们在大学生涯中学到的最难忘一课,“小青荷”们将从这里走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