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降不出冬天的感觉
常有人把气温起伏形容为“坐过山车”。借用这个比喻,恐怕杭州人有资格说一句:还有哪个城市的“气温过山车”比杭州刺激?
昨天,徘徊在夏秋之间的“气温过山车”又启动了。昨天早晨7点,杭城气温15.8℃;到了下午1点,已经冲到了24.5℃。在短短六个小时的时间里,气温上升了将近10℃。早晨穿了外套出门的人,到了中午都热得只穿得住一件短袖。
今天起到周日,这辆“气温过山车”还将继续疯狂运行。杭州市气象台预测,今天多云,早晨部分城区有雾,市区气温18-28℃;周六,多云,有时阴有阵雨,18-28℃;周日,阴有阵雨,16-21℃。
是的,你没有看错,今明两天,在本应该有深秋感觉的11月初,杭城最高气温眼看着就冲着30℃而去了。等到了周日,随着一股冷空气的影响,雨下起来,气温又会急转直下,然后又会有几天降温的日子。
其实,杭州人对这些应该也已经习以为常了。每次季节的变换就是这样反反复复,回暖一阵,来一股冷空气,再冷一冷。而且,冷下来的温度,比起回暖之前,又会低一些。也就是在这样循环往复、冷冷热热之间,秋天自顾自地一步步往前走。
这一次,和周日要来的冷空气相互呼应的,还有一个节气——今年的立冬节气,也正好是周日这一天。
按照二十四节气的算法,到了这一天,属于秋天的所有日子就该过完了。“立”是“开始”的意思,我国古代有“立冬之日,水始冰,地始冻”的说法,也就是说,从“立冬”这天开始,冬天就要开始了。
现代气象学以连续5天的日平均气温小于10℃,作为进入冬季的标准。按照这个标准,“立冬为冬季开始”的说法,主要适合黄淮、江淮等地区。
黑龙江大兴安岭北部的冬天,来得比立冬要早一些,一般9月上旬就入冬了;江南真正的冬季,则在立冬之后半个月左右到来。以杭州来说,就算在周日的冷空气以后,离入冬的标准也依然很远,真正入冬,一般总要到11月28日前后。
尽管现在的立冬,在气象学意义上,已经不能算是秋季和冬季的分水岭,但是这个日子在老百姓心里,一直有着不一样的分量。比如,北方人要在这一天吃饺子,就像过年一样。过年是两岁相交,立冬则是秋与冬相交,立冬吃饺子的传统在北方已经流传了上百年。
申斌渔在《光阴》一书里详细描述了立冬的饺子:“揉饺子皮的面要好、白,而且要有韧性。不要怕花功夫,面要细细地揉,揉好了,切成均匀的小块,再用擀面杖压成薄薄的、圆圆的皮子。饺子馅也是十分讲究的。白菜要切得碎,肉要剁成肉泥……饺子下锅要三滚。等一个个露出透明颜色,在沸水的面上翻滚,就要立即用笊篱捞出来。笊篱要是竹子编的,不能是铁丝的,否则伤了饺子的香味。”
这样的描述看上去就让人很有食欲,对吧?杭州人不太自己动手包饺子,而且,比起“立冬”来,好像更重视“冬至”这个节气。不过,要是你被这样的描述吊起了胃口,也可以自己认认真真包一回饺子,也是很有季节感的体验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