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杭州求解“创新方程式”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5-09-07 09:41   

    为什么是杭州?如何先行先试?

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夜景。

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夜景。 本报记者 董旭明 摄

国家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落户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国家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落户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本报记者 董旭明 摄

    杭州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继今年3月国家批复杭州建设中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后,在杭州落地的第二个国家战略。这是继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等之后,国务院批复的全国第10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有了这块牌子,意味着杭州在推进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可以先行先试、探索经验、做出示范。

    在此之前,同在长三角的上海张江、江苏苏南都已先后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杭州靠什么跻身自主创新“国家队”?站在新的起点上,杭州将如何解好这道创新方程式,将迎来怎样的发展机遇,对全省经济发展又将具有怎样的带动效应?

    杭州市分管示范区创建工作的副市长张耕表示,杭州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根本上解决了杭州发展的理念问题和顶层设计问题。“创新是杭州的基因,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这座城市发展的生命线和灵魂。”

    为什么是杭州?

    高新信息产业得分高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建工作,是基于国家高新区发展水平提出的。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国家高新区数量已破百,分布既广,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

    杭州因何在全国脱颖而出?张耕认为,杭州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得益于该市多年来高新区良好的发展势头,民营经济发达的创业创新氛围,以浙江大学为首的高等院校等基础资源条件等。此外,近年来,杭州信息产业发展呈现出的异常迅猛的势头,也为杭州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分不少。

    杭州高新区和临江高新区,是此次创建批复的主体。

    20多年来一直走在创新和先行先试前沿的高新区,早在2002年实现高新区、滨江区两区合一,凸显了体制机制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叠加效应。坚持高新技术的发展路径后,如今的高新区已经有了令人艳羡的经济结构:

    今年上半年统计显示: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92%,高新技术产业占生产总值八成以上。过去4年,该区GDP增幅均在两位数以上,财政总收入增幅均在15%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在“互联网+”刚刚在全国兴起之时,杭州高新区(滨江)已形成“互联网+”的产业集群,具备先发优势。今年上半年,该区信息经济同比增长高达25.5%。

    与高新区(滨江)有所不同,今年4月杭州临江国家高新区刚获得授牌。能成功跻身“国家队”,临江靠的就是基础雄厚的高新支柱产业。以先进装备制造业为龙头,临江国家高新区已形成初步产业集聚:以东方电气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以沈阳新松南方总部为代表的机器人产业,以长安福特、东风裕隆、广汽吉奥为代表的整车生产企业,以西子航空、三一重工为代表的高端先进装备制造业,以费列罗食品、统一食品为代表的食品生产基地,以美国UPS、传化物流为代表的现代物流产业等,无一不是行业的佼佼者。

    数据显示,2014年临江国家高新区各项经济指标增幅在20%以上,企业科技研发投入不断增加,同比增幅9.3%,新增网上技术市场企业13家。

    今年3月,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带领部际联合调研组来到杭州调研时就曾指出,杭州具有科教资源密集、民营经济发达、互联网产业全国领先、创新创业氛围浓厚等特点,拥有滨江、临江两家国家高新区,并获批建设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试验区,已经走出了一条依托自主创新实现跨越发展的成功之路,已具备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良好基础。

    与此同时,在杭州,涌现了一大批创业创新的代表,这其中,不仅有阿里巴巴、海康威视、华三、士兰微、聚光科技等一大批可以代表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企业,还有梦想小镇、海创基地、山南基金小镇、云栖小镇等各类企业科研机构、众创空间,为杭州的创业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信息经济作为杭州的“一号工程”,今年上半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36.1亿元。这也促使杭州经济在时隔3年之后,增速重新站上两位数——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4498.75亿元,同比增长10.3%,其中23%来自“一号工程”。焕然一新的信息经济,成为杭州经济发展的“台柱子”。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刘乐平 戴睿云 毛珺  编辑:高婷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