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万物的尺度。
33个入城口全面改造,600多项城市环境提升项目,依次点亮的城市新地标——半年来,几乎每一则与G20峰会有关的新闻都会在微信朋友圈里刷屏。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每一个G20峰会项目、每一处城市建设都与民生息息相关。而“阵痛期”之后,更多的杭州人也体验到了“新生”的甜蜜。
截至目前,峰会各项筹备工作基本就绪。这不只是纸上的枯燥总结,更是现实中的民情温度——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是检验G20峰会服务保障工作的重要标准。
60年未变的生活这次变了
馒头山上,两条“主干道”由坑坑洼洼变得平平坦坦;电力设施改造工程整体完工,昔日一团乱麻的空中电线不见了;曾经破旧的“棚户区”,白墙黑瓦的江南韵味越来越浓……
馒头山社区93岁的李雅琴老人说,自己的“心花儿都开了”。经过大半年的危旧房改造,她搬回了“新家”,用上了独立的厨房、卫生间、燃气管道,再也不用过每天倒马桶的日子。
去年10月底,启动馒头山整治时,上城区区委书记缪承潮就定下了一条规矩:所有的峰会项目都是民生项目——要以峰会为契机,彻底改善民生。
于是,整治项目从最初的3个,一次次“加码”后,变成了现在的25个。而一系列的改变,也让馒头山的老百姓眉眼含笑。
在这轮城市环境提升整治中,变化巨大的远远不止是一个“馒头山”。
重现民国风韵的百年思鑫坊,不仅洗去铅华,重现民国风韵,同时内部也在为居民进行危旧房修缮、“拼厨接卫”、电力“上改下”等一系列民生改善项目;面貌一新的“城中村”玉皇山区块,环境好了,游客和投资者多了,老百姓的腰包也鼓了。
那些看得见的风景和惠民细节
台风“尼伯特”来了,家住西湖大道边的王国园却不担心了——经过3个月的G20峰会整治工程,西湖大道261、263、265号这3幢居民楼,不光外立面美化,成为西湖大道的一道风景,楼顶也解决了渗漏问题。
半年前,听说为迎接G20峰会扮靓迎宾大道,要整修这幢20年的“老”楼,居民们既兴奋,又有疑虑——会不会只是装门面的面子工程?于是,清波街道请居民一起参与,开起了“清波话坊”协商会。
“我当时就跟街道提出,不光外面要搞漂亮,屋顶和墙体的渗漏问题也得解决。”王国园回忆说,也有居民提出“房子美化成什么样,我们居民要说了算。”
中河高架沿线,高层建筑中山苑完成立面整治之后,又根据居民诉求,打造了一个“空中运动场”;建国南苑小区,小营街道结合G20峰会项目实施整治提升,今年的台风天,400余户居民再也不用发愁“屋外大雨、屋内小雨”。
在看得见的风景之中,藏着太多的惠民细节。
一个更好的杭州,必将由更多的杭州人共享
以前,西湖景区如同一个“盆景”,而今,整个杭州都在变成一座“大公园”。
33个入城口是城市最直观的“门面”。而改造目标,除了提升颜值,更要变身城市公园,成为周边居民散步、休闲的新去处。
比如,三墩入城口呈现的是“林绿门户、缤纷花径、多彩绿韵”的“城市自然画廊”;再比如,今年9月,杭甬高速萧山入城口将成为一片“花海”,近500亩的格桑花、向日葵悄然盛开,妆点出一座“中央公园”。
前阵子,闻涛路沿江的彩色跑道刷爆了微信朋友圈。本月底,与这条彩色跑道贯通的钱江世纪城沿江景观带,也将建成。除了自然生态,钱江世纪城景观带还融合了各种休闲商业业态,包含8万平方米的综合体和2000多个地下车位。
同时,随着始版桥地块的拆迁,贴沙河畔将打通一条新的城市绿道,在沿江、沿湖之外形成第三处景观带。
可以想见,G20峰会之后,在这座大公园的湖边、江边、河畔,你可以伴着阳光微风奔跑,抑或是休闲漫步——作为杭州人的“优越感”又要飙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