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产业落地生根
“看看红西河,就知道环境是最大生产力。”东新街道党工委书记王振霄经常这样说。
红西河沿岸早年是饲养生猪的灯塔养殖总场和散乱无序的农居,环境杂乱,河道水质差,好产业、好企业很难引得进来。
去年开始,红西河、横河港贯通和生态治理工程实施,经过治理,生态指数大幅提升。与横河港贯通后的红西河,约15米宽,两岸3万多平方米绿化景观,河水波光粼粼,岸边杨柳依依,成为一道美丽的水乡风景线。
好的环境引来了好的产业,红西河边上的人力资源产业园去年入驻企业达到53家,营业收入达到25亿元,横河港旁的艾博健康产业基地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健康产业集聚区。
治水治出群众口碑
除政府部门合力治水外,我市还发动2659名河长、685名警长、582名民间河长、5000名巡河志愿者、5800名河道保洁信息员共同参与治水。去年,市统计局调查2600多个样本显示杭州市民对“五水共治”知晓率达到99.2%,满意度总体达到80%。
老百姓露出笑脸
几年前,和睦港还是杭州一条出名的“黑臭河”。附近居民路过时,都要捏着鼻子走。一些住在河边的居民,到了夏天甚至被熏得连门都不敢开。
和睦港治理后,沿河居民纷纷点赞。九堡蚕桑社区的丁大伯居住在河边大半辈子了,他经历了和睦港从最初的清澈到后来的污染,再到如今整治后的和谐景象。丁大伯笑着说:“小时候清澈的和睦港慢慢回来了。”
据介绍,目前和睦港干、支流水环境大为改观,基本消除黑臭,水质稳步提升。和睦港流域(江干段)两岸水清岸秀的景象,让附近的老百姓真正享受到治水治来的实惠。
今年七个字上做文章
除了治污水,杭州在城市防洪排涝上采取“上蓄、中疏、下排”系统性治理举措——“上蓄”方面,闲林水库下闸蓄水,拦截上埠河上游的山水,下游地区防洪能力由5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中疏”方面,系统推进城西留下片区等排涝工程,2年累计完成排水管道清疏4588公里,7条断头河全线贯通;“下排”方面,三堡、四五、白茅湖、华家、顺坝等一批排灌站相继建成投运,2年累计新增强排能力550立方米每秒。
在保饮水上,闲林水库建成使得杭州从此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战略备用水源,城区备水能力从1.5天提高到8天。千岛湖配供水一体化工程也顺利推进。
市治水办专职副主任徐青山表示,今年将继续在“拆、清、挖、截、治、建、管”七个字上做文章,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建设、大力实施挖淤泥和截污水、突出强化城西地区治水,以“五水共治”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