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
杭州靠什么跻身“国家队”?
“硬件”“软件”两手都硬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可以说是自主创新的“国家队”。在全国数以百计的高新区中,杭州靠什么脱颖而出?
市科委主任阳作军认为,考察一个地区的创新能力,不仅要看科技研发投入(R&D)、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国家级孵化器的数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空间等“硬指标”,还要看创新政策以及生态、人才、教育环境等“软指标”。
纵观杭州发展,在“硬指标”方面,杭州的得分都是比较高的。从全市层面看,2014年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096.63亿元,占全省的25.6%,首次超过千亿大关,并且总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一。特别是“一号工程”的强势推进,也为杭州创新能力“加分”不少。今年上半年,杭州经济增速在时隔3年后,重回两位数,其中地区生产总值的23%来源于“一号工程”。
作为此次创建批复的两大主体——杭州高新区(滨江)和临江高新区,其高新技术产业“成绩单”也同样令人瞩目。数据显示:上半年杭州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92%,高新技术产业占生产总值八成以上;临江高新区2014年的各项经济指标增幅在20%以上,企业科技研发投入同比增幅9.3%。
与此同时,杭州涌现了一大批创业创新的代表,不仅有阿里巴巴、海康威视等一大批领军企业,还包括以浙大系、阿里系、浙商系、海归系为代表的创业创新“新四军”。而梦想小镇、基金小镇、云栖小镇等众多创业空间的打造,以及“人才新政27条”等黄金政策的相继出台,更为杭州创业创新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早在今年3月,由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带队的部际联合调研组来杭时,就曾给予杭州创建工作充分肯定:
“杭州具有科教资源密集、民营经济发达、互联网产业全国领先、创业创新氛围浓厚等特点,拥有滨江、临江两家国家高新区,并获批建设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试验区,已经走出了一条依托自主创新实现跨越发展的成功之路,已具备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良好基础。”
二问
杭州的示范区有何特色?
“一中心五区”的战略定位
与全国首个跨境电商综试区不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全国范围内已经不是一个新鲜名词。
对比中关村、武汉东湖、天津滨海新区等“老前辈”,阳作军认为, 杭州这个“后来之秀”定位不同之处,在于“互联网+”的特色以及“两区”带来的叠加效应。
这两点,从国家的批复中也可以窥见一斑。
根据批复,国务院同意杭州国家级高新区享受国家自主示范区相关政策,同时结合自身发展特点,积极在跨境电子商务、科技金融结合、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人才集聚、信息化与工业化结合、互联网创业创新等方面先行先试。
其划定的这六大范围,可以说几乎都与“互联网+”有关。特别是作为全国唯一的跨境电商综试区,杭州目前已经拥有下沙、下城、空港等三大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不仅在电子商务规模上居全国翘首,还在行业内掌握着“话语权”。以去年在杭州召开的中国(杭州)国际电子商务博览会为例,发起创立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咨询委员会,权威发布电子商务蓝皮书。
在顶层设计层面,杭州市委、市政府决策层曾在多个公开场合表示:努力实现“两区”有机融合、政策相互叠加、效应乘数显现。
此次杭州公布的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中心五区”的战略定位,也再次强化了上述理念:
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创业创新中心为战略目标,打造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示范区、互联网创业创新示范区、科技体制改革先行区、全球电子商务引领区、信息经济国际竞争先导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