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基层党建工作的“牛鼻子”
基层党建是个大课题。言其“大”,除了因为涉及几千万名基层党员、几百万个基层党组织,更因为其关系到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关系基层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重要性不言而喻。
“大”的背后就是“难”。但是,如果我们做到知难不避难、迎难而上,那么“难”也不成其为“难”。近年来,各地在基层党建上下了不少功夫,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个别党员干部的能力低下、作风不实等问题依然突出。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基层党组织的形象、阻碍了基层经济社会发展、疏远了党群干群关系。这也提醒我们,基层党建距离科学化水平还很远、距离群众的期望还很远;基层党建永远不能放松,必须拿出钉钉子的精神,攻坚克难、抓紧抓好。
前不久,全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在杭州召开,会议对于破解基层党建难题提出了很多要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强化问题导向,解决实际问题。
基层条件差、任务重、问题多,以问题导向切入基层党建工作,可谓抓住了基层党建工作的“牛鼻子”。强化问题导向实际上就是要求我们要以基层组织建设为核心,围绕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推进发展、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善于解决问题、善于追责问责,让问题意识贯穿基层工作始终。
强化问题导向重在落实、难在实干。如果我们没有问题导向,无视、回避和掩盖问题,只能使问题越拖越大、越积越多,到头来积重难返、不可收拾。所以,强化问题导向需要我们把官位看得轻一些、把责任看得重一些;把自己放得低一点、把群众放得高一点。如此,我们才有可能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才能在解决问题中获得群众的支持,并取得党建、发展、为民的实际成效。
| 实践样本|
桐庐凤川街道设立走亲服务站
镇干部村民定期“约会”
农村居民日常生产生活时间不固定,镇干部下基层时,如果遇到村民休息得早,会让“访民”变为“扰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桐庐县凤川街道专门设立了“走亲服务站”——它们大多设在村文化礼堂、老年协会或居家养老中心等村民聚集点,公开干部身份和联系电话,并公告每周三下午1时至4时“约会”村民,大家“不见不散”。这样一来,平时外出较多或者作息不规律的村民就能在特定的时间找到镇干部了。
在“走亲服务站”,干部现场办公,村民的实际困难实地解决。外源村前有一条天然河道。前段时间,大水冲断了村里进出的唯一桥梁,村里老人项小松刚刚去世不久,遗体必须送到县城火化。周三“走亲”的凤川街道干部何兴华听说后,立即来到河边,带领村民用杉木搭起浮桥,使老人能顺利入土为安。
“走亲服务站”,让街道干部从此“看得见、摸得着”,不再是“电话里的人”。
目前,凤川街道已建立“走亲服务站”24处,参与调解各类纠纷198次,发现和反映各类问题信息205件,帮助村民解决各类困难960个。
| 经典引述|
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丝毫不能放松。要重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提高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要高度关注基层政权组织、经济组织、自治组织、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发展变化的特点,加强指导和管理,使各类基层组织按需设置、按职履责、有人办事、有章理事,既种好自留地、管好责任田,又唱好群英会、打好合力牌。——习近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