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里,何俊斌总是抢着搞卫生。
2015年4月3日,在车祸瞬间舍身救同学的大学生何俊斌的生死一推,感动了世人,也让我们走进这位富阳学子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微小而强大”,是何俊斌就读于鹿山中学时的班主任对这个学生最直观的评价。他说,何俊斌的美德不止于一朝一夕,而是日复一日的点滴积累,才会在危急时刻迸发出震撼的举动。
暮色四合,送秋衣来的外婆就要回家,外孙担忧难舍,祖孙二人在校门口互相叮嘱,相依相偎。
这个场景,在徐恩元的脑海里挥之不去,似一个倏忽而过的梦境,因无数次的记忆而深刻。醒来才知,人去花落。
徐恩元是何俊斌就读于鹿山中学时的班主任。“微小而强大”,是他对这个学生最直观的评价。他说,何俊斌的美德不止于一朝一夕,而是日复一日的点滴积累,才会在危急时刻迸发出震撼的举动。
向善之心与滋养土壤息息相关,最美现象也绝非偶然。这些天,我们走进在车祸瞬间舍身救同学的富阳少年何俊斌生活过的地方,拾掇这位“最美大学生”曾散落的点点星辰。
有口皆碑的好孩子走了
童年父母离异,家境清苦,母亲常年为生计奔波,他与外婆相依为命。青春年华里,何俊斌一头少年白发,略显孤独静默。
但何俊斌的字迹始终工整清晰,如同内心温润宁静的写照;照片中留影,都是一脸憨厚微笑。
并非把苦难视若无物,只是他的肩膀懂得如何承担。
“他对自己外婆孝顺,对村里的老人也很好。”在何俊斌的老家富阳三合坞口村,邻居大妈陈新儿说,何俊斌以前每周都会去敬老院照看素不相识的老人,平常看见村里老人推车、干活辛苦,他也都会上前帮忙。
看着他长大的林大文一连说了几个“很好”:“这个孩子心地好,还很有志气,他回来看我,我给了他两次钱他都不肯要,让我留着自己用,他靠自己勤工俭学就行了。”
推开何俊斌富阳市区的家门,那个不到10平方米的素净房间,曾是他的小天地。书桌上放着一双崭新的球鞋,旁边是一沓笔记,还有很久前给妈妈的一封信,写着为自己某次没考好而愧疚。床上叠着衣服,墙上的柜子里整齐摆放着功课书和爱看的漫画。母亲周娟娟说,房里一切都是从前的样子,仿佛他还在身边。
|